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超大型无核珍珠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示范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区域:
湖南省
获奖等级:
三等奖
主要完成人:
杨品红; 李梦军; 刘寅初; 罗玉双; 王晓艳; 张倩; 谢春华; 黄春红; 席在星; 王文彬
关键词:
技术珍珠养殖示范无核技术研究大型养殖珍珠研究研究与推广推广养殖技术
第一完成单位:
湖南文理学院
获奖时间:
2009
项目名称:
超大型无核珍珠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
联系人:
科技处
联系电话:
0736-7186165
电子邮件:
kjccd@163.com
邮编:
地址:
湖南省常德市洞庭大道西段170号
合作完成单位:
湖南省水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常德市畜牧水产局
单位电话:
0736-7186039;7277716
传真:
0736-7283046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湖南文理学院
摘要:
  一、课题来源   项目来源于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与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分别为2006EA770019、03A032、04JJ1005,研究起止时间为2003.01~2009.06。项目承担单位为湖南文理学院,协作单位为湖南省水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湖南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常德市畜牧水产局。   二、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项目从育珠生产现有的生态环境调查入手,着重对育珠最佳生态环境、手术制片工艺、快速成珠原理进行系统测试与研究。同时,运用新的生态养殖原理,对生产养殖方式进行改进,着眼于提高育珠生产的单颗产量和整体质量,以期探索出一套培育超大型淡水无核珍珠的养殖模式技术体系,达到使农民增收,促进淡水珍珠产业稳定、持续发展的目的。   项目性能指标:通过研究,探索出一套成熟的超大型珍珠养殖技术模式体系;超大型珠(≥8mm)达到30﹪,珍珠单产量达到20g/只,优级珠率(1~3.5级)达到55﹪中;通过研究,准确掌握超大型珍珠快速育珠原理;通过研究,预计成果将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可完成高质量的相关研究论文5篇,其中:2~3篇为首次报道。   三、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3.1成果共完成了育珠生态环境、饵料生物种群、养殖模式与成珠速度和珍珠质量的关系研究等26个子题研究,经国家一级查新咨询单位-湖南科技信息研究所查新,其中:18个子题为国内首次报道;   3.2成果首次制定了三角帆蚌种质标准、选育出优良种三角帆蚌和培育出三倍体;   3.3已申请发明专利13项,授权1项,专利号为zl200510031424.5;   3.4成果首次规范了超大型无核珍珠的手术操作规程,建立了可量化考核的指标体系;   3.5成果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分别在江西农业大学学报、世界农业、淡水渔业、水利渔业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篇,并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优秀论文1篇,常德市自然科学一等优秀论文1篇;   3.6成果建立了一整套完整成熟的珍珠产业升级技术体系,研发的新技术,超大型珠高达80﹪,珍珠蚌单产量达到29.8g/只,优级珠率达到65﹪,比实施前分别提高了166.7﹪、65.6﹪、62.5﹪。该项新技术配套成熟,易学易懂,基本无固定资产投资。适应范围广,极易被养殖者接受。因此,有力地推动了珍珠产业的升级。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该项新技术配套成熟,易学易懂,基本无固定资产投资。适应范围广,极易被养殖者接受。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实施边研究边开发进行推广养殖,并在各养殖单位和场所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辅导,目前,分别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等省份推广应用,辐射育珠面积达21000hm2,占全国育珠面积的26.7﹪,湖南省育珠面积的75﹪,推广应用育珠蚌达3.5亿只以上,新增经济5.2亿元,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   六、历年获奖情况   项目所研发发明专利曾获国家专利技术发明奖金奖、创新奖银奖。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