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年产24万吨总氨、30万吨尿素扩能技术改造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区域:
湖南省
获奖等级:
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董红健; 杨仕承; 张新民; 赵苏安; 谢永清; 谢建华; 胡祖汉; 郭华林; 周宁生; 刘双喜; 张国灿; 张愿芳; 易继良; 彭爱华; 罗维华
关键词:
尿改造技术尿素技术改造
第一完成单位:
湖南宜化化工有限公司
获奖时间:
2003
项目名称:
联系人:
龚连柏
联系电话:
0738-5276258;5276307
电子邮件:
ghl@263.net.cn
邮编:
地址:
湖南省冷水江市冷水江禾青镇
合作完成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单位电话:
0738-5276181
传真:
0738-5276520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湖南省石油化学行业管理办公室
摘要:
  用国产化装备建设的大中型氮肥企业,基本上都存在装备能力不匹配、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高、系统不能经济运行、综合能耗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金信公司的合成氨尿素装置亦有同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司通过省经贸委、原化工厅分别向国家经贸委、原化工部申报了“新增年产3万吨合成氨4.8万尿素及填平补齐工程”(即年产24万吨总氨30万吨尿素扩能技术改造)。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本项目被列入国家第二期“双加”工程计划,第四批国家重点专项限额以上新开工项目计划。   在项目中,我们具体实施了如下一些技术创新:1、由于山西块煤资源的逐年减少,铁路运力日趋紧张,南方各省氮肥企业都面临原料煤供应十分紧张,成本不断大幅度上升的困难,我们优选贵州无烟块煤进行制合成氨原料气的实验与应用,成功的解决了贵州煤硫含量高、机械强度低、热稳定性差等技术难题,创造了一整套煤气发生炉设备与工艺参数。该项研究通过了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组织的测定。为南方诸省氮肥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原料路线,也使得原来只能用来烤火的煤变成了工业原料。此项研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获得了6项专利。2、与武汉空军雷达学院合作开发ZF-4煤气炉炉况监测与优化系统。煤气炉由于设备与工艺条件复杂,其监控问题一直未能很好的解决。我们采用脉冲相关理论、建立多参数的数学模型、选择高效、耐温、耐磨、耐腐的材料作保护套管及热电偶,较好地实现了空气、蒸汽、时间、氢氮比、炉条机转速、加碳量等参数的自调。此成果在中小氮肥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课题得到了省科委的支持。3、与西安交通大学、广西大学、沈阳气体压缩机厂、南京化工机械厂、大连冰山集团合作研制并在国内首次采用国产最大型6M50氢氮气压缩机、TC620合成气透平循环机和ZJKA31.5螺杆冰机,在研制和运行过程中解决了工艺参数的确定、设计方案的优化、材质的选择、制造工艺的优化组合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为国内大型化肥装置国产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现在这叁种机型在化肥行业得到广泛推广。4、在国产大型化肥生产装置中首次全面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霍尼威尔(Honeywell)Planscape3000集散控制系统(DCS)和罗斯蒙特(HSHER-ROSEMOUNT)的变送器,成功实现了合成氨尿素全系统的自动监测和优化控制。5、与华中科技大学、四川锅炉厂合作,采用先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首次在75t/h锅炉上成功地解决了造气炉渣因残碳含量低、硬度大(玻璃体)难于二次利用的技术难题,同时开发了炉渣砖、水泥和混凝土填充料,真正实现了煤的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5、引进并深化先进的氨氮废水深度水解技术、生化污水处理技术、锅炉炉内脱硫技术以及炉渣综合利用,整体提高了公司处理废水、废气、废渣的水平,顺利通过省级环保达标排放验收。 由于公司在该工程实施过程中既创新又务实,科学合理的推进工程建设,总投资13938万元的工程,每一个单项都达到或超过了目标。由于本工程实施中和实施后的突出表现,于2001年获得国家经贸委颁发的“九·五技改先进项目”称号。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