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广西特有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繁育研究
获奖名称:
自然科学奖
获奖区域:
广西自治区
获奖等级:
三等奖
主要完成人:
黄仕训; 韦毅刚; 刘演; 李锋; 唐文秀; 骆文华; 林春蕊; 盘波; 邹伶俐; 丁莉; 黄俞松; 蒋日红; 王莉芳; 葛玉珍; 隗红艳; 王文采; 陈泓; 毛世忠; 邓涛; 莫凌; 彭镜毅; 古训铭; 高乞; 候满福
关键词:
种质资源植物种质收集特有资源资源收集繁育研究广西保存物种植物种质资源植物种收集保存特有植物种质植物研究繁育
第一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3
项目名称:
联系人:
赵志国
联系电话:
0773-3550194
电子邮件:
kyc@gxib.cn
邮编:
地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85号
合作完成单位:
单位电话:
0773-3550194;3550103
传真:
0773-3550067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摘要: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项目是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子项目—“广西特有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基地的建设”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狭叶坡垒的保育机理研究”(桂科自0728168)的基础上完成的,2005年开始实施。 ②研究目的与意义 广西独特而复杂的自然环境,使广西不仅植物种类丰富,而且特有成分也很多,仅分布于广西的特有植物种类达就有近900种,其中许多物种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广西特有的植物大多数分布范围狭窄,生境特殊,自然资源少,在生态环境日益退化的今天,其生存首先受到威胁而陷入稀少或濒危状态。广西特有植物是大自然留给广西的独特的宝贵资源,一个特有物种如果在广西境内灭绝,就意味着这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了。因此,收集、保存广西特有植物是十分迫切的需要。 ③主要论点与论据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系统整理出广西特有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状况,建立了占地40亩、融物种保存与园林景观于一体的广西特有植物种质园,引种保存广西特有准特有植物502种;对150多种广西特有准特有植物进行扩繁,繁殖苗木100000多株,有效地增加了保存物种的数量,并提供绿化观赏应用;对广西特有濒危植物狭叶坡垒的自然生境、群落特征、种群动态、繁殖特性、光合特征等进行研究,分析其致濒原因,提出了保护策略;发表新种46个(含变种),发表研究论文39篇,其中21篇为SCI收录,14篇刊登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出版《广西特有植物》(第一卷)专著。 ④创见与创新 本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系统地对广西特有植物进行研究,并收集保存超过500种;对观赏价值较高的桂林唇柱苣苔首次采用面积1cm2的叶片扦插繁殖,并取得成功;首次从环境、种群、繁殖习性等方面对狭叶坡垒的致濒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保护建议;在物种收集理念上创新,在各个环节都以种质资源的保护为目标,最大限度地避免破坏野生资源。 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繁育10多万株各类广西特有植物苗木,供绿化观赏用,收入10多万元。虽然直接产生经济经济效益不高,但具初步研究表明,广西特有植物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达数百种,本项目开展的繁殖和引种驯化研究,为这些特有植物的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潜在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