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葡萄新品种选育及优质高效关键技术创新应用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区域:
南京市
获奖等级:
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陶建敏; 刘学平; 高福新; 袁登荣; 程万强; 王三红; 章镇; 高志红; 成子鼎; 徐华新; 杨传平; 吴坤明; 郗正林; 李红; 田青英; 李松; 谭春花; 陆田宝
关键词:
优质高效新品种选育技术品种关键技术品种选育优质高效关键葡萄葡萄新品种创新新品种选育技术创新
第一完成单位:
南京市农林园艺技术推广站
获奖时间:
2013
项目名称:
葡萄新品种选育及优质高效关键技术创新应用
联系人:
程万强
联系电话:
025-86575716
电子邮件:
邮编: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汉中门大街169号
合作完成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浦口区盘城葡萄专业合作社
单位电话:
025-86575718
传真:
025-86575718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南京市农业委员会
摘要:
本成果项目来源5个科技项目实施后取得的成效。通过这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引进、筛选、培养了一批适合南京市乃至南方地区生产的品种,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地生产和发展的葡萄优质、高效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1、葡萄新新品种引种与选育。引进国内外葡萄新品种50个,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夏黑、巨玫瑰、醉金香、魏可等6个葡萄品种,已经成为南京市的葡萄主栽品种;阳光玫瑰、极高、东方之星等品种可作为今后我国南方葡萄产区的主推品种。通过基因克隆、遗传转化、有性杂交、倍性育种、实生选种等研究,建立了葡萄分子辅助育种技术体系。 2、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了葡萄优质、高效技术体系,实现了项目区葡萄栽培方式从露天到避雨、促成的转变,整形方式从传统的双十字到H质量型、一字形转变,花果管理从重视果品产量到重视果品质量转变,疏花疏果技术得到普及,无核化应用技术已经成熟,葡萄水肥管理从粗放型到精细化转变,根域限制技术、果园喷滴灌技术、生草覆盖技术等水肥控制尖端技术得到重点发展。葡萄优质、高效技术体系的建立,明显减少了葡萄园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葡萄品质、商品性和安全性,给葡萄种植户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主要集成10余项技术:国外引进新品种(日本等)→通过生产性状稳定性与经济性筛选适宜本地区的发展的优良品种;开展葡萄品种培育→示范种植葡萄引进优良品种(建立示范基地);示范葡萄根域限制技术;示范葡萄栽培新架式;示范葡萄避雨促成技术;示范新型葡萄穂整形技术;示范新型葡萄穂整形技术;示范部分优良葡萄品种果实无核化处理技术。并将这些关键技术进行创新应用。 3、通过鉴定品种2个。葡萄品种“钟山红”(苏鉴果201110);葡萄品种“钟山翠”(苏鉴果201202)。 4、起草制定省、市地方标准4个,形成葡萄相关技术规程4个。‘魏可’葡萄避雨生产技术规程(DB32/T 1812-2011);葡萄“H”型极短梢整形修剪栽培技术规程(DB32/T 2091-2012);葡萄花穗整形技术规程(DB32/T 2092-2012);葡萄避雨栽培条件下“H”型整形及根域限制栽培技术规程(DB3201/T204-2012)。 5、取得专利2项。“魏可葡萄的无核化栽培技术”(专利号:ZL2006 1 0085257.7);“一种新型鲜食葡萄避雨栽培设施”(专利号:ZL2012 2 0056750.7)。 6、通过技术推广,5个基地和农产品获无公害基地认证、绿色产品认证和名牌产品认证及产品获得省、市奖励。 7、科技入基地共培训4000余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000余份,进行各类报道30余次,技术主要实施核心区面积3500余亩,推广辐射面积3万亩,四年累计推广亩次10万亩。 8、课题组撰写各种论文20篇,有16篇论文在《江苏农业科学》、《园艺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 项目实施5年来,通过项目工作的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带动全市葡萄生产的发展,截止2012年底,全市葡萄种植面积30175亩,其中避雨设施葡萄面积19560亩,产量38623.6吨,产值达32105.6万元,亩产值达10639元,分别较2008年增加53.1%、2.32倍、1倍、2倍、95%。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科技入园区、远程网络服务、举办节庆活动等创新推广手段,使全市的葡萄新技术应用率和生产效益得到了提高,带动了旅游观光等休闲农业的发展,增加葡萄产业的附加值。项目核心区实施面积3500亩,推广带动全市及周边地区面积3万亩。该成果应用四年,累计推广亩次10万亩、新增产值10.5亿元、新增利润4.04亿元。 成果中技术突破、技术创新点: 1、课题组从国内外引进50个葡萄新品种,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夏黑、巨玫瑰、醉金香、魏可等6个葡萄品种,已经成为南京市的葡萄主栽品种;阳光玫瑰、极高、东方之星等品种可作为今后我国南方葡萄产区的主推品种。 2、通过基因克隆、遗传转化、有性杂交、倍性育种、实生选种等研究,建立了葡萄分子辅助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无核品种‘钟山红’和三倍体新品种‘钟山翠’。 3、研究了葡萄避雨促成栽培、‘H’型整形、根域限制栽培等标准化栽培技术,建立起葡萄避雨促成栽培条件下‘H’型整形及根域限制栽培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核心示范区3500亩,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100%,推广地区“三新”覆盖率达89%以上。 4、成果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科技入园区、远程网络服务、举办节庆活动等创新推广手段,使全市的葡萄新技术应用率和生产效益得到了提高,带动了旅游观光等休闲农业的发展,增加葡萄产业的附加值。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