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文山州“十五”期间玉米新品种选育、引育及示范推广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区域:
云南省
获奖等级:
三等奖
主要完成人:
朱汉勇; 王子乔; 彭禄芬; 陈文学; 高天芬; 田砚东; 王党才; 董加金; 李友良; 何兴林; 吕学菊
关键词:
新品种选育品种示范示范推广品种选育文山州玉米选育玉米新品种新品种推广文山
第一完成单位:
文山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7
项目名称:
文山州“十五”期间玉米新品种选育、引育及示范推广
联系人:
朱汉勇
联系电话:
13887684236
电子邮件:
zhuhanyong7@163.com
邮编:
地址: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环城南路350号
合作完成单位:
文山州种子管理站; 砚山县种子管理站; 丘北县种子管理站; 广南县种子管理站; 文山县种子管理站; 麻栗坡县种子管理站
单位电话:
0876-2124161
传真: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摘要:
玉米是文山州第一大作物,也是当前我州发展粮食生产增产潜力最大的作物。但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和缺乏优良品种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州玉米生产发展严重滞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为保证全州粮食生产安全,同时解决好贫困山区的基本口粮问题和社会发展中畜牧业的饲料粮问题,由州科技局立项,设立了《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由文山州农科所和文山州种子管理站承担,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十五”期间杂交玉米新品种选育、引进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同时开展大面积示范推广工作。 经过2001年~2005年2个承担单位和5个协作单位共5年时间的努力实施,共选育出骨干玉米自交系6个,引进优良玉米自交系15个;自主选育出杂交玉米新品种4个,引进筛选鉴定并提供大面积生产应用15个;成立具备企业法人资格的种子企业5家,开展“十五”期间选育、引进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成果转化及示范推广品种19个(其中粮饲型15个,鲜食型4个),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22.9万亩(其中粮饲型杂交玉米121.01万亩,鲜食糯玉米19360亩)。其中,自主选育品种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19.8万亩,占项目累计示范推广面积的16.1﹪,引育品种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03.1万亩,占项目总实施面积的83.8﹪,项目实施面积占“十五”期间杂交玉米总种植面积的31.1﹪。 五年综合平均结果,每亩增产粮食122.2公斤,总新增粮食1.48亿公斤,新增产值1.83亿元。按四川省农科院《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进行效益分析,有效使用面积110.85万亩,新增粮食总产量1.33亿公斤,新增总产值1.65亿元,新增纯收益1.38亿元,科技投资收益率为5.11,农民得益率为6.79,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保证全州粮食生产安全,解决以玉米为主食的贫困山区人民的吃饭问题,推动我州畜牧业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