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优质甜玉米系列品种选育及产业化
获奖名称: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类成果
获奖区域:
中国农学会
获奖等级:
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史亚兴,卢柏山,赵久然,王荣焕,邢锦丰,徐丽,马杭江,赵华,郎书文,霍庆增,常雪艳,王卫红,刘志芳,唐道廷,宋宝辉
关键词:
甜玉米品种系列优质北京市自交系适应性类型品质垄断
第一完成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获奖时间:
2016-2017
项目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邮编:
地址:
合作完成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北京华奥农科玉育种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锦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单位电话:
传真: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来源网站:
中国农学会
来源网址:
http://www.caass.org.cn/
摘要:
甜玉米是鲜食玉米重要类型之一,主要可以分为普甜(su)、加强甜(suse)、超甜(sh)等几种类型。近几年我国甜玉米种植面积逐渐增加,目前已达到600万亩以上,已成为大中城市的必备消费品。甜玉米在改善居民膳食结构、促进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种植收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跨国种业巨头凭借其资金和技术优势长期垄断我国甜玉米种业市场,导致种子价格高昂。我国甜玉米育种起步晚,品种数量少、类型单一、品质较差;进口甜玉米种子虽品质优但适应性和抗病性较差,常在生产中出现问题,限制了我国甜玉米产业健康发展。本项目针对上述问题,自主创新选育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优良甜玉米新品种,打破“洋种子”高价垄断局面。主要技术创新: 1、基于三种途径创制选育出T2、T68、SH-251等16个优良甜玉米自交系。具有品质优、配合力高、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突出优点。拓宽和丰富了我国甜玉米种质基础,成为我国甜玉米育种重要自交系。 2、根据分子鉴定和种质来源,将育成材料划分为三个类群,不同类群间进行广泛测配,创新选育出京科甜126、京科甜183、瑞珍等12个具有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综合优点的甜玉米系列品种,并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其中京科甜183被北京市确定为主推品种,京科甜158被确定为北京市更新换代品种,瑞珍被确定为广东省主导品种。经国家及多省市农业主管部门多年多点区试和品质测评,品质与国外品种相当,产量、抗性及适应性等优于国外品种。 3、品种双亲中以强优势自交系作为母本,花粉量大、花期长自交系作为父本,建立了以“精准错期、适时收获、控温烘干、机械色选”为核心的甜玉米高产高质高效制种配套技术规程。 4、提出了以“隔离种植、精细播种、合理密植、适时采收”为核心的优质鲜食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并通过论证成为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321-2005)。 审定甜玉米品种12个,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4项,发表论文10篇,出版科普书籍1部,制定地方标准1项。京科甜、瑞珍等甜玉米系列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621.8万亩,累计经济效益30多亿元。京科甜183、京科甜158等连续多年被北京市列为甜玉米主推品种、农作物补贴品种、鲜食玉米更新换代新品种,瑞珍连续多年被广东省列为玉米主导品种,满足了生产和市场对加工和鲜食甜玉米高品质和多样化的需求,深受广大种植户、加工企业和消费者欢迎。打破了优质甜玉米长期依赖进口并由国际种业巨头高价垄断的局面。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生态效益良好。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