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基于比较优势的种植业区域结构优化战略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区域:
北京市
获奖等级:
三等奖
主要完成人:
唐华俊; 罗其友; 尹昌斌; 李建平; 屈宝香; 姜文来; 陶陶; 杨鹏; 汪三贵
关键词:
区域种植结构优势优化比较优势战略结构优化种植业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1
项目名称:
联系人:
苏胜娣
联系电话:
010-68919641;68919640
电子邮件:
luoqiyou@sina.com
邮编: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合作完成单位:
单位电话:
010-68919640
传真:
010-68975161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中国农业科学院
摘要:
本成果系中华农业科教基金资助项目(编号:98-04-02)。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和贸易自由化的新形势,各地都在调整农业结构,而优化重整种植业区域结构,抑制地区结构趋同和空间上的无序竞争,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将成为新时期农业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政府宏观调控农业的重要领域和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 本项研究应用比较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定位分析相结合及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方法,构建了新阶段中国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区域配置战略。其主要进展与创新点如下: 1、从生产、贸易、效益等多视角,定量地揭示了我国种植业区域格局现状及其90年代以来的演变趋势;应用GM(1,1)模型预测了我国2010年和2030年不同类型区主要农作物产量增长前景;对创造和利用比较优势的保障条件作了理论与实证分析。 2、将环境质量因子引入比较优势范畴,创建了集中反映资源、环境、市场因子交互作用的区域比较优势相乘模型和作物生产比较优势测度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科学价值和广泛的实用性,丰富了农业区域发展理论。 3、以省级行政区和六大类型区为分析单元,测度了我国11种农作物区域比较优势,评析了主要作物比较优势的时空变化特征,构建了基于比较优势的种植业区域结构优化方案。 4、提出的“开拓农产品异地市场”、“边际资源退出”、“专业化与多样化相结合”、“农业产业化”、“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投资拉动”等政策调控措施。 该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明确的应用前景,为农业区域结构调控决策提供了科学基础,对建立融入世界农业大潮的国家农业地域分工体系,提高我国农业资源整体配置效率和农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成果得到了北京市、国家计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