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牛胚胎移植技术产业化研究
- 获奖名称:
-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类成果
- 获奖区域:
- 中国农学会
- 获奖等级:
- 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郭志勤 王安江 李强 牛志宏 武坚 杨梅 行庆华 马光辉 高康军 张选珠
- 关键词:
-
牛胚胎;
移植;
生产;
胚胎;
受体牛;
研究;
供体;
产业化;
建立;
妊娠率;
- 第一完成单位: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
- 获奖时间:
- 2006-2007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件:
- 邮编:
- 地址:
- 合作完成单位: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 新疆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部家畜繁育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新疆新科力生物技术研究所 新疆呼图壁种牛场有限公司
- 单位电话:
- 传真: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来源网站:
- 中国农学会
- 来源网址:
- http://www.caass.org.cn/
- 摘要:
- 项目申报单位在已建立的牛胚胎生产与移植技术的基础上,“九五”至“十五”期间,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紧密结合我国的奶牛业发展现状,重点针对该技术在大面积牛品种改良应用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开展以下研究:(1)建成优质牛胚胎工厂化生产线及相应配套技术体系。(2)建立以牛胚胎生产、移植推广、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牛胚胎股份有限公司。(3)根据我国农区和牧区实际情况,建立农牧区受体牛选择和技术处理的最佳方案。(4)优化超数排卵技术,包括激素处理、超排处理时间与周期等,提高供体牛胚胎生产效率。通过上述研究,针对我国农区和牧区的不同生产特点,得出科学的供体牛超数排卵及受体牛选择的处理技术方案,配套集成组装了牛胚胎移植的各项技术手段,建立了完整的牛胚胎移植技术应用、人才培训,综合配套的产业化技术体系。项目在中试研究(1998~2000)期间,利用国产激素,创造了一头供体牛一次超排处理获53枚可用胚的全国最高记录。累计生产胚胎4743枚,平均可获可用胚5.88枚;以土种牛为受体共移植3756头次,妊娠2005头,总妊娠率为53.38%。其中鲜胚移植936头次,妊娠率为63.25%,最高为75%(30/40);冻胚移植2820头次,妊娠率为50.11%,最高为67.44%(29/43)。在推广应用(2001~2005)期间,累计生产胚胎57995枚,移植受体牛16860枚,妊娠9452头,总受胎率达56.06%。建成2个年3产万枚以上胚胎,集科研、生产、培训和技术推广相结合的工厂化企业。胚胎销售与移植技术服务涉及新疆45个县市和国内18个省区的41个单位。累计获得胚胎移植犊牛10452头,其中实得母牛4913头。合计创总纯利润1.02亿元。本项目解决了我国牛胚胎移植产业化中胚胎生产、胚胎冷冻、牧区大面积受体牛的同期发情、移植及组织管理等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总体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在全国初步得到应用和推广,成为动物生物技术领域的一个新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