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玉溪三湖径流区农田氮磷梯级削减技术研究与应用
- 获奖名称: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云南
- 获奖等级:
- 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杨绍聪;沐婵;吕艳玲;钱荣青;黄翠菊;马建明;李成春;张艳军;张钟
- 第一完成单位:
- 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 获奖时间:
- 2018
- 项目名称:
- 玉溪三湖径流区蔬菜N、P削减技术研究与应用
- 联系人:
- 杨绍聪
- 联系电话:
- 13887750760
- 电子邮件:
- 13887750760@163.com
- 邮编:
- 地址:
-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大道18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单位电话:
- 0877-2066427:2066045
- 传真:
- 0877-2066427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玉溪市科学技术局
- 摘要:
- 针对抚仙湖、星云湖及杞麓湖等三湖径流区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农田化肥施用过量、肥料利用率低、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加重、入湖水氮磷含量过高、影响湖水质量等问题,自2005年开始至2017年,历时13年,采用调查分析、田间试验与室内检测相结合、试验研究与示范应用并举的方法,从农田→入湖水沟渠→星云湖近岸湖面入手研究氮磷养分削减技术。通过开展47组田间小区试验及水培试验25组,390组同田对比试验,分析土样2072个、植株样品1180个、水样367个,查明了三湖径流区土壤养分状况,主要入湖沟渠水及星云湖近岸湖面水的N、P养分含量变化;明确了三湖径流区菜豌豆、花椰菜、白菜、马铃薯、青蒜、大葱、莴笋、甘蓝、洋葱、韭菜等主栽蔬菜作物养分吸收量及肥料利用率,氮、磷、钾施用量与植株吸收量及耕作层土壤有效态N、P流失量的关系;形成了三湖径流区以“施肥结构和施肥量及施肥方法”为核心的大田主栽10种蔬菜作物的氮磷削减技术,与常规施肥相比,平均可减施化肥N 13.6%~45.3%、P2O5 27.1%~77.6%;筛选出适应水生的空心菜和薄荷蔬菜作物,构建入湖沟渠水及近岸湖水空心菜和薄荷漂浮种植技术,可吸收入湖沟渠水N 28.97kg/亩、P 4.26kg/亩,吸收近岸湖面水N 25.99kg/亩、P4.99kg/亩,氮磷梯级削减效果显著。 通过多种方式培训农户达17.58万人次,发放蔬菜作物N、P削减施肥技术资料16.58万份,举办样板80块8740.4亩,有效提高了技术措施的到位率和项目实施质量。应用面积逐年扩大,到2017年蔬菜N、P削减技术覆盖率达73.6%;2007年至2017年,累计应用面积达157.30万亩次,新增产量23698.58万kg、新增总产值42475.69万元,氮、磷肥(N、P2O5)施用量分别减少1260.20万kg、507.26万kg,节约肥料成本14681.24万元,新增利润56744.93万元;其中:2016年-2017年,新增加产量16992.11万kg、新增总产值21806.01万元,氮、磷肥(N、P2O5)施用量分别减少577.07万kg、206.23万kg,节约肥料成本6670.45万元,新增利润28260.99万元。利用三湖沿岸接纳入湖河(沟)水的池塘及星云湖近岸湖面漂浮种植空心菜和薄荷672.8亩次,累计生产蔬菜农产品489.24万kg,实现产值666.37万元,实现利润103.69万元;累计从入湖水、星云湖水中吸收N 1.94万kg、吸收P 0.29万kg。 项目实施,节本增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及实用新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核心期刊11篇;子项目分别获玉溪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项目完成人中有4名由副高晋升为正高职称、10名由中级晋升为副高职称。项目实施,有效削减了三湖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为高原湖泊流域农业产业发展及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