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文山州优质稻栽培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区域:
云南省
获奖等级:
三等奖
主要完成人:
李云; 李敬星; 卢光辉; 陈明翠; 侯廷玉; 陆兰慧; 宋光才; 何金宝; 王绍祥; 李广云; 黄云坤
关键词:
开发技术栽培优质稻优质技术研究栽培技术产品文山州产品开发研究文山
第一完成单位:
文山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4
项目名称:
联系人:
李云
联系电话:
0876-2122900
电子邮件:
邮编:
地址: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环城南路350号
合作完成单位:
单位电话:
0876-2124161
传真: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文山州农业局
摘要:
  针对目前农业增效缓慢、农民粮食增收连年下滑的实际,文山州农科所依托地方资源优势,以“注入科技要素创品牌,带动农民增收创效益,构筑文山特色经济”为发展思路,开展了“文山州优质稻栽培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项目。   1999~2003年实施5年来,紧紧围绕实现农民增收这一核心,按产业化运作模式,突出科技优势,较系统地从优质稻产前、产中、产后几个环节入手,开展了相关技术的试验研究,解决生产、加工中的技术问题:   一是在优质稻新品种筛选、优质栽培技术探索上取得了成效。   二是产品开发、品牌树立效果突出:以自育品种文稻2号(八宝香)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为契机,申请注册了“八宝香”品牌,并以“特色”为突破口,立足地方香软优质稻品种,注入各种科技要素,开发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优质米系列产品。通过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市场营销策略等措施,引导了文山优质米市场的品牌消费,树立了“八宝香”优质米品牌形象,扩大了文山优质米知名度。   三是带动农民增收,效益显著:品牌效应推动了“八宝香”优质稻基地建设发展,企业优质优价合同收购优质稻谷,实现了农户增收。2003年,州农科所继续以香味浓、口感好、外观品质优的滇屯502、红优一号、云恢290等为种植品种,建立基地3.5万亩,充分应用我所初步探索的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指导生产,获得平均单产495.4公斤,比杂交稻平均亩增产值229.56元的效益。   四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用科技支撑起来的“八宝香”优质米品牌,以优良的内在品质和精美包装赢得了广大消费者信赖,销售量逐年扩大,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2000~2003年4年累计销售“八宝香”品牌大米4883吨,实现销售收入1968.83万元,利税93.95万元。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