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超高产、多抗、广适小麦品种国审周麦16号选育及应用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区域:
河南省
获奖等级:
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郑天存; 殷贵鸿; 韩玉林; 郑继周; 黄峰; 于海飞; 段文卿; 张素霞; 屠长征; 胡卫国; 王丽娜; 唐建卫; 赵云奇; 李青竹; 李成伟; 李新平; 杨光宇; 张先德; 李玉玲; 韩英; 吴和平; 董国玉; 吕拥军
关键词:
周麦16号品种小麦品种小麦多抗广适选育超高产高产
第一完成单位: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1
项目名称:
优质抗病小麦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0394-8690863
电子邮件:
yinguihong2008@163.com
邮编:
地址:
河南省周口市建设路东段4号
合作完成单位:
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周口师范学院
单位电话:
0394-8583804
传真:
0394-8582310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周口市科技局
摘要:
  “超高产、多抗、广适小麦品种国审周麦16号选育及应用”成果属技术发明类。在国家“863”计划、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和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下育成。2010年12月通过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该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周麦16号是周口市农科院采取远缘杂交、回交、辐射、阶梯聚合改良育种技术育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2002年、2003年分别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审定,2003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2004年评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2004年被农业部定为黄淮南片麦区四大主导品种之一。从2004年至今一直是豫、皖、苏、陕等省政府良种推广补贴品种。是黄淮麦区矮秆、大穗超高产、多抗、广适的标志性品种。   1、育种技术体系集成创新 采取远缘杂交+回交+Co60辐射诱变+阶梯聚合改良+国外遗传背景亲本利用+目标性状定向选择等6项技术,集成建立了阶梯聚合改良育种技术体系,并将其应用到种质创新和小麦新品种周麦16号选育中。   2、种质创新 创育出优异的新种质周8425B,矮秆、大穗、抗病,利用周8425B作为中间亲本育成国审周麦16号、矮抗58等,周8425B已成为黄淮麦区的骨干亲本。   3、品种创新   (1)超高产 周麦16号连续3年参加4组次71点次国家和河南省试验平均亩产510.7kg,较对照豫麦49号增产6.0﹪,亩均增产28.8kg,最高亩产712.8kg,2009年6月7日在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的百亩高产攻关田现场实打验收,100亩平均亩产751.9公斤,创造了国内大面积亩产的超高产记录。   (2)抗倒、抗病、抗寒、抗干热风 周麦16号聚合Rht2、Rht8两个矮秆基因,株高75cm,抗倒性强。聚合Yr2、Yr9两个抗条锈病基因,高抗条锈病,聚合Pm4、Pm8 两个抗白粉病基因,高抗白粉病,中抗叶枯病,慢叶锈病。抗寒性好,抗干热风。   (3)株叶形好、高光效 周麦16号具有独特的短倒二节间和较长的穗下节间,冠层结构优,光合速率高效、气冠温差低,光合持续期长,中后期植株衰老较慢,源、库、流较为协调均衡,具有较强的光合生产及转化能力、较高的籽粒产量和经济系数,体现了株形育种及高光效育种的有效结合。   (4)品质较好,适合加工优质面条馒头 据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周麦16号粗蛋白15.27﹪,湿面筋35.8﹪,沉降值37.7ml,稳定时间4.5分钟,面条评分82.5分,馒头评分82.9分,属优质面条馒头品种。   (5)适应性广泛 在豫、皖、苏、陕、鲁、冀、鄂、晋等8个省市均有种植,适应范围广。   4、配合力好的优异骨干亲本品种 周麦16号不仅是一个优良主要推广品种,还是一个优异的骨干亲本。由于其株高、穗长、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好,大穗、大粒、抗病遗传力强,这些特有性状使其成为了国内矮秆、高产、抗病育种骨干亲本品种,国内52家单位以其为亲本,已培育出小麦新品种(系)711个,其中通过审定3个,97个新品种正参加国家或省级区试。   5、种子繁育和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创新   该成果还建立先进的种子繁育推广体系,并进行超高产、优质、节本等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组装和应用,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推广。至2010年,周麦16号累计推广5268.6万亩,新增产量12.1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1.7亿元。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