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新型生态建材开发与文态景观集成及示范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区域:
浙江省
获奖等级:
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王卿芳; 王韬华; 黄菊丹; 王元园; 陈华文; 雷玉林; 廖新平; 祝锦平; 吴小青; 王庆国; 扬维仁
关键词:
景观开发生态示范集成文态新型
第一完成单位:
浙江芳华园管理处
获奖时间:
2009
项目名称:
省重大项目
联系人:
管理处
联系电话:
0571-87805628
电子邮件:
zjfhwh@tom.com
邮编:
地址: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武阳东路289号
合作完成单位:
浙江德嘉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芳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基地; 浙江大学
单位电话:
0579-87623888
传真: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金华市科技局
摘要:
1、项目研究并解决较多新视点:一是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融合文态景观;二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及其文化多样性,三是线性民间文化遗产与生态自然景观的结合,四是保护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的集成统一,创造文化效益。 2、率先传播变废为宝理念:成为建筑木材废弃物最少,就地取材最多,环保元素体现最广,建筑成本最低,科技含量、文化内涵最高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科普教育示范的载体。 3、古建筑木材防腐保护技术方式多样:在开展经典建筑整体移建保护基础上,发明新木材仿古工艺, 木材的防腐返新等技术,使该成果更易操作推广。 4、木料防腐去污技术改进:(包括脱盐、脱水、除病菌、返新仿古、表面改性、化学修饰、防蛀、防白蚁、防霉等技术)使木料防腐去污功效提高18倍,防霉腐处理后增加木材饱满度,使氧气饱和隔绝了风雨浸蚀,大幅度提高古建筑木料的强度和寿命。首创提出古建筑掇园生态设计理念,运用科技创新,开创抢救古建筑融自然景观人文生态于一园的新思想,新技术,实施营建成适宜中国国情的古建保护景观集成示范园。 5、课题对历史文化遗产historic古建筑群的整体环境,包括它的空间演变以及它的人文、历史、建筑、技术等诸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并形成书面文件,确定保护古建筑遗产的芳华园科普示范使古建筑群完整性融入自然景观,使文化遗产与科普旅游产业循环经济成为可能。 6、在一个生活条件加速变化的社会里,就人类平衡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是为人类保存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以便人类在此环境中与自然及其前辈留下的文明痕迹保持联系。为此,为青少年社会教育及文化和自然遗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把当代成就,昔日价值和自然之美纳入一个整体,为发挥“古建掇园”“生态修复”“文化效益”创举成为可能。 7、促进各界持续永久地保存一大批对人类文明有突出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能促进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间的保护意识和工作水平,抢救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其不致因封闭,落后或其他局部原因而遭受不应有的损失。项目成果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嘉奖成为可能。 8、能促进国际间的有效合作,包括提供人才专业知识、专利技术、景观园设计、资源利用、文化认同等,成为我国古建造园生态修复研究进展的一个标志。 9、有助于对历史文化遗产本身及相关的保护政策与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入,不断完善。使文化大省“八八战略”,生态大省建设政府采纳成为可能。(即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人才工程、“八八战略”已具备6项。) 10、有助于关于历史文化遗产及古建筑保护资源利用的观念普及和全人类生态修复文化水准的提高。有助于高等学府教学与研究、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古建筑造园保护、学术交流成为可能。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