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蛋用黄羽鹌鹑自别雌雄配套系的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 获奖名称: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河南省
- 获奖等级:
- 二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庞有志; 宋东亮; 邓雯; 赵淑娟; 朱宽佑; 赵爱莲; 曹爱珍; 王俊丽; 岳素勤; 靳雪芳; 王建春; 张富平; 李爱江; 黄永爵; 李金安
- 关键词:
-
雌雄;
鹌鹑;
蛋;
配套技术;
培育;
技术;
黄羽鹌鹑;
研究;
技术研究;
配套系;
配套;
自别雌雄;
- 第一完成单位:
- 河南科技大学
- 获奖时间:
- 2003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庞有志
- 联系电话:
- 0379-64282717;64830342
- 电子邮件:
- 邮编:
- 地址:
-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48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单位电话:
- 0379-64231434;64231781
- 传真:
- 0379-64222856;64231449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河南省教育厅
- 摘要:
- 本项目为河南省1996年科技攻关项目,编号为:961040104。1992年我们在饲养朝鲜龙城系蛋用鹌鹑时,从正常栗羽群体中发现少量黄羽个体,至1994年8月已累计收集52只,且均为雌性,经试验验证,确认黄羽遵循伴性遗传规律,于是我们提出黄羽鹌鹑自别雌雄配套系的培育方案,并于1996年向省科委提出立项申请。主要研究内容为:
本研究属于畜牧科学与生产领域。主要技术路线是利用伴性遗传原理,对发现的黄羽鹌鹑突变体进行遗传验证,纯化固定黄羽基因。通过品系繁育培育黄羽鹌鹑新品系,再通过配套杂交,与白羽和栗羽鹌鹑产生自别雌雄配套系并应用于生产。
一、主要技术指标:
(1)培育出了黄羽鹌鹑新品系。黄羽鹌鹑由我们发现,经分离纯化、品系繁育、培育成黄羽鹌鹑新品系。其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均达到了预定指标,与龙城系(栗羽)和白羽系相当。目前已建立了黄羽鹌鹑育种基地,拥有纯系黄羽鹌鹑5.0万余只。
(2)国内首次研究证实了黄羽鹌鹑与龙城系和白羽系鹌鹑之间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栗羽和黄羽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Y和y基因控制,遵循伴性遗传规律,而白羽是位于Z染色体上另一非等位基因(B/b),B为有色基因,b为白化基因,b对基因(Y/y)具有隐性上位作用,三种羽色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关系为:龙城系公鹑ZYBZYB,母鹑ZYBW;黄羽系公鹑ZYBZYB,母鹑ZYbW;白羽系公鹑ZYBZYb,母鹑ZYbW。
(3)创造并应用了黄羽鹌鹑自别雌雄配套系。黄羽鹌鹑可以和栗羽或白羽进行两元杂交制种(3种)和三元杂交制种(2种)。其中白羽与黄羽两元配套是国内唯一的一种正反交均能自别雌雄的配套系。
(4)进行了黄羽鹌鹑及其配套系饲料配方和疫病防治的研究。提出了黄羽鹌鹑的营养需要建议量,筛选出了育雏期(0~2周龄)配方5个,育成期(3~5周龄)配方7个,成熟期(5周龄以后)配方6个。总结了球虫病、白痢杆菌病等15种常见疫病的治疗方法,制定了蛋用鹌鹑免疫程序。
(5)围绕该课题先后在《Animal Biotechnology Bulletin》、《遗传》和《中国家禽》等刊物发表论文9篇。有许多理论创新,其学术价值深受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肯定与好评。
二、应用推广前景
利用自别雌雄的方法可以使蛋用鹌鹑效益增加30%~40%,黄羽鹌鹑的出现,使自别雌雄配套技术在鹌鹑饲养业中得到更广泛地应用,本课题研制的5种配套系杂交方法已完全成熟,后代自别雌雄的准确率达100%,可直接应用于生产。本课题可适用大中型及专业户鹌鹑生产及育种需要,属于新、特、优、无公害产品,可以大力推广。近三年先后向社会推广黄羽鹌鹑及其配套系100余万只,年均创造经济效益150~300万元。推广地遍及我省的周口、漯河、许昌、平顶山、洛阳、焦作、新乡等十多个地市,另外,周边省市江苏、河北、山西、湖北等地也纷纷前来引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研究成果不仅具有较强的实践推广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遗传学研究价值,其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今后应积极将黄羽鹌鹑纳入新品种(系)推广计划,制定黄羽鹌鹑品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