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红花郎酒生产工艺研究及应用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区域:
四川省
获奖等级:
一等奖
主要完成人:
蒋英丽; 杨大金; 刘宇驰; 邓皖玉; 唐玉明; 卓毓崇; 程伟; 任道群; 姚万春; 李吉林; 沈毅; 王会; 何世兴; 杨秀其; 徐克赞
关键词:
工艺工艺研究红花研究生产生产工艺
第一完成单位:
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获奖时间:
2007
项目名称:
红花郎酒生产工艺研究及应用
联系人:
卓毓崇
联系电话:
0830-7512141
电子邮件:
1357zyc@sina.com
邮编:
地址: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
合作完成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四川省泸州市酿酒科学研究所
单位电话:
0830-7512414
传真:
0830-7512200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泸州市科技局
摘要:
  1、首次对老牌中国名酒企业-郎酒集团的四川酱香型白酒传统生产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提炼。其工艺核心是“四高二长”。   2、在生产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方面:   一是建立了无公害高粱原料种植基地,不仅为红花郎酒的生产解决了原料的污染和品质安全问题,而且为农民增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是改进了传统大曲酱香制曲技艺,研制生产出超高温大曲,用于生产产量稳定酒质明显提高;   三是制定了高温堆积的时间和糟醅的入窖标准,使高温堆积工序更加科学化和标准化;   四是通过对窖内发酵过程糟醅的温度、微生物区系变化规律研究,结合试验和生产经验,确定降低高粱的破碎度是一条保证和提高红花郎酒的重要途径;   五是不断总结和创新了特殊调味酒的生产工艺,为红花郎酒的高品质奠定了基础。其调味酒生产技术及生产出的调味酒对浓香型白酒、兼浓香型白酒等也有借鉴和指导作用,并已在其他香型白酒行业广泛应用;   六是通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和贮酒效果比较,确定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藏酒库-天宝洞和地宝洞是红花郎酒最优良贮酒库。   3、在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一是创立了超高温制曲理论,对酱香型、浓香型白酒等其他香型白酒的制曲技术都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二是对高温堆积过程和窖内发酵过程糟醅温度、微生物区系变化和物质代谢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其研究结果丰富了酱香型白酒的发酵理论,为发展传统技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三是探索了天宝洞贮酒的神秘,为贮酒环境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四是在国内首次系统地开展了酱香型年份酒的研究,为真假年份酒的鉴别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4、实施效果:   本项目研制生产出的酱香高端产品红花郎酒得到了白酒界专家的一致认可和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研发的新技术还部分用于公司的其他产品,进一步提高了本公司其他产品的质量,效果突出,新增经济效益显著。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