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高效无毒生物杀菌剂的研究
- 获奖名称: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吉林省
- 获奖等级:
- 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李玉; 刘振钦; 刘晓龙; 佟欣宇; 孙庆田; 赵丽珍; 张友民; 李亚; 姚芳杰; 马贵龙; 图力古尔; 毕剑春; 张淑琴
- 关键词:
-
菌剂;
杀菌;
生物杀菌剂;
研究;
杀菌剂;
生物;
无毒;
高效;
- 第一完成单位:
- 吉林农业大学
- 获奖时间:
- 2005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李玉
- 联系电话:
- 0431-4510966;4532985
- 电子邮件:
- 邮编:
- 地址:
-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新城大街2888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东辽县多种经营服务中心; 长春市食用菌研究会; 辉南县辉南食用菌开发公司
- 单位电话:
- 0431-84532985
- 传真:
- 0431-84533175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吉林农业大学
- 摘要:
-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1. 课题来源:吉林省科技厅1991年下达的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合同编号为:吉科合字第912052-3号。
2. 背景:食用菌防杂多采用多菌灵以及甲基托布津等化学药剂。食用菌产品多含有农药等残留物质,影响出口创汇。采用植物杀菌剂防治食用菌杂菌污染,没有残留,增加出口创汇能力。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 技术原理:植物杀菌剂含有各种生物碱、生物碱能起到抑制杂菌生长发育,而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2.性能指标
技术指标:
(1)筛选出甘草、益母草、白藓皮、柴胡等4种植物杀菌剂。
(2)合同规定植物杀菌剂防杂效果应达到不进行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不使用化学药剂,污染率控制在5%以内,提高成品率15%以上。甘草、益母草、白藓皮、柴胡等四种植物杀菌剂防杂效果控制在4.6%,栽培成功率达95%以上,完成了合同规定的技术指标。
经济指标:合同规定中试规模:生产菌种10000瓶,代料栽培100平方米,实际完成情况为生产菌种51000瓶,代料栽培平菇规模22.4万袋,折合栽培面积20000多平方米,超额完成合同规定的经济指标。
三、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利用甘草、益母草、白藓皮和柴胡等四种植物杀菌剂进行食用菌杂菌防治,在国内外均未见报导。通过对25种植物杀菌剂在平菇生料栽培防杂效果的试验研究,筛选出甘草、益母草、白藓皮、柴胡等4种植物杀菌剂。并对这四种植物杀菌剂的用量及使用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课题组了解和掌握的大量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所的查新报告认为,国内曾有对中草药植物杀菌剂的报导,其中有苦参、黄芩、白藓皮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防治果树病害,国外未有这方面的报导。应用植物杀菌剂甘草、益母草、白藓皮、柴胡等在平菇生料栽培进行防治竞争性杂菌方面,国内外均未见报导。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完全性
成熟程度:该项课题研究对25种植物杀菌剂进行大量深入、系统的对比性研究,从中筛选出甘草、益母草、白藓皮和柴胡等4种植物杀菌剂应用于平菇生料、熟料等栽培中,其防杂效果优于多菌灵,而且菌丝粗壮,柴胡及甘草处理过的产量比多菌灵高5%,并有较强的抗逆性。该项目在应用植物杀菌剂进行食用菌杂菌防治方面有新的突破,对解决食用菌栽培中所含杀菌剂无公害、无污染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产品符合国内外市场需要,对中药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适用范围:适用于平菇生料、熟料、半熟料栽培,生产出的平菇无公害、无残留,达到出口要求。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项目在筛选植物杀菌剂上进行研究较多,由于经费不足、工作量较大、时间较短等原因,造成本项目在植物杀菌剂的杀菌机理以及进行复合杀菌等方面没有深入研究。希望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资助,今后能够继续完成这一部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