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5000吨/年功能性食用大豆浓缩蛋白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
- 获奖名称:
- 科学技术奖
- 获奖区域:
- 中国粮油学会
- 获奖等级:
- 一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刘玉兰; 汪学德; 徐兆勇; 陈复生; 张百川; 马宇翔; 谷克仁; 吴伟中; 方泽应; 李桂华; 靖春海; 陆华伟; 王瑞雪; 于新国
- 关键词:
-
功能性;
大豆浓缩蛋白;
蛋;
技术;
食用;
技术研究;
生产;
蛋白;
化生;
大豆;
工业;
工业化生产;
浓缩蛋白;
功;
工业化;
功能;
浓缩;
研究;
生产技术;
- 第一完成单位:
- 河南工业大学
- 获奖时间:
- 2011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科研处
- 联系电话:
- 0371-67756860
- 电子邮件:
- 邮编:
- 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莲花街
- 合作完成单位:
- 郑州四维粮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单位电话:
- 0371-67756666;67756856
- 传真:
- 0371-67756667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河南省教育厅
- 摘要:
-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对功能性醇洗大豆浓缩蛋白需求量的增加,利用我国优质的高蛋白非转基因大豆进行大豆油脂和大豆蛋白的综合精深加工,对提高我国优质大豆的生产附加值,提高我国大豆与进口大豆的市场竞争力,愈加显示出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国“十五”、“十一五”有关大豆产业规划中都将醇洗大豆浓缩蛋白生产作为鼓励发展的项目,“十二五”又将功能性醇洗大豆浓缩蛋白作为鼓励发展的项目。近年我国对功能性醇洗大豆浓缩蛋白工业化生产技术需求迫切。为此,河南工业大学与郑州四维粮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年产5000吨功能性醇洗大豆浓缩蛋白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的科研项目工作。
在对醇洗大豆浓缩蛋白改性生产理论、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对国内外最新功能性醇洗大豆浓缩蛋白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深入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完成了年产5000吨功能性醇洗大豆浓缩蛋白工业化生产项目的工艺设计、专用设备的研制、专用定型设备的选型、工艺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实现了连续稳定的工业生产。经过对该项目主要工艺技术指标和产品质量进行考核和检测,结果显示达到或超过了国家和行业指标的要求,其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工业生产量:年产5000吨功能性醇洗大豆浓缩蛋白。
主要工艺技术指标:蒸汽消耗≤17吨/吨成品,电耗≤1021KWH/吨成品,水耗≤13吨/吨成品(包括冲洗用水)。
产品质量:功能性醇洗大豆浓缩蛋白质量符合《食品工业用大豆蛋白》GB/T 20371-2006的质量指标。蛋白质含量(干基)≥70%;水分含量≤6.0%;灰分≤6.5%;脂肪含量≤1.0%;纤维总量≤3.5%;粒度(100目)≥98%通过;氮溶解指数≥75%;功能性≥蛋白粉:油:水为1:6:6。
该研究项目的技术特点是:
1.以醇洗大豆浓缩蛋白为原料,经过适当的磨粉配粉、一定料液比与热水混合调浆、一定浓度的碱溶液调pH值进行预处理,再经均质、直接水蒸汽瞬时加热、真空闪发降温完成蛋白质改性,改性后的蛋白液经喷雾干燥、冷却、混合及喷涂磷脂得功能性食用大豆浓缩蛋白粉。通过改性工艺技术,醇洗大豆浓缩蛋白粉的NSI值由10%增加至75%以上,功能性(吸水、吸油)达到1:6:6(蛋白粉:油:水)。
2.该项目为功能性醇洗大豆浓缩蛋白国产化工艺和设备工业化生产的最大规模。
3.先进、合理、完善的生产工艺,以及结构合理的设备,保证了优良的生产工艺效果。尤其是蛋白液直接蒸汽喷射加热改性工艺技术和改性器,以及高效的多联旋风分离器蛋白粉回收工艺和装置在该生产工艺中的应用,填补了国内外在醇洗大豆浓缩蛋白工艺和设备方面的空白。
4.功能性醇洗大豆浓缩蛋白工业化生产的技术指标和产品质量达到和超过了国家和行业标准。
5.工艺设备和投资仅为进口设备投资的1/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