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新玉13、郑单958等11个玉米新品种选育及良种产业化
- 获奖名称:
- 科技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新疆自治区
- 获奖等级:
- 二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梁晓玲; 李晓梅; 杨军善; 刘文; 阿布来提; 艾合买提江; 陆远冬; 彭云承; 吴新元; 徐兴福; 刘建新; 李惠敏; 仇正洪; 付万林; 阿依古丽; 冯国郡; 李铭东; 雷志刚; 韩登旭
- 关键词:
-
新品种选育;
品种;
品种选育;
产业;
郑单958;
良种;
产业化;
玉米;
选育;
玉米新品种;
新品种;
- 第一完成单位:
- 新疆华西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获奖时间:
- 2006
- 项目名称:
- 新玉13、郑单958等11个玉米新品种选育及良种产业化
- 联系人:
- 李晓梅
- 联系电话:
- 0994-2348675
- 电子邮件:
- hxseed888@163.com
- 邮编:
- 地址: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建设路14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科所
- 单位电话:
- 0994-2348675
- 传真:
- 0994-2351687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昌吉回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局
- 摘要:
- 1、简要技术说明:
玉米是新疆第三大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和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玉米已从粮、饲二元作物转向粮、经、饲、能等多元作物,市场对玉米的需求向品种多样化,品质优质化,种植区域化,价格市场化,产品国际化,育种产业化的方向发展。针对我区种植业、畜牧业和加工业迅速发展对优质专用品种的实际需求与优良品种供给不足的主要矛盾,依托自治区“十五”重点科技攻关新疆玉米新品种选育及良种产业化”和国家“十五”“863”计划“优质饲料作物新品种选育”等项目,组建了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的科技创新队伍,多单位联合攻关,进行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和大面积示范推广,达到实现玉米良种产业化的目的。
工作起止年限为2001年至2006年。通过6年项目实施,引进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370份,丰富了我区玉米种质基因库。选育各类玉米育种新材料100余份,高代系150多个,育成优良高配合力自交系30多个,培育玉米新品种11个。制定了相关丰产栽培技术、制种技术及种子加工包装技术6项,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4项,1项获得品种权授权,获得昌吉州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15篇,2篇论文获奖。在南北疆建立了3个育种基地,1个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基地,10万亩规模的种子生产基地,2个种子加工厂,新增加工能力2500万公斤,5个销售服务中心,106个销售网点。完成玉米杂交制种34.23万亩,生产种子12425万公斤,在全疆推广玉米杂交种699万亩,带动10万户农民致富,新增经济效益60818.075万元,为内地代繁玉米种子1亿公斤,覆盖面积3300万亩,新增效益16.5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了玉米良种产业化。
2、应用前景:
本项目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类型多的特点,可满足新疆不同生态区、不同用途的种植需要。随着畜牧业和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本项目品种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郑单958已成为新疆中晚熟春播玉米主栽品种,以其高产、稳产、多抗、耐密、广适的特点,深受广大农民欢迎,近期内推广面积会迅速扩大。新玉13号以其早熟性好、植株高大,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均高、品质优良的突出优点,非常适合南疆地区复播和北疆冷凉地区春播种植,推广应用潜力很大,前景广阔。新饲玉9号、新玉14、25、26号、伊单14号等品种在伊犁、博州、塔城、昌吉、巴州、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州可大面积推广种植。新特玉6号以其口感好,甜中带糯,风味独特,成为城郊鲜食玉米种植区的首选品种,推广前景十分看好。伊单11号、伊单12、13号等品种在北疆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伊犁河谷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空间。
新疆具有玉米制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技术优势,已成为全国玉米制种的核心区域,随着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在本项目的带动下,新疆玉米制种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