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海南槟榔黄化病病原鉴定及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 获奖名称:
- 科技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海南省
- 获奖等级:
- 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关键词:
-
检测技术;
鉴定;
技术;
槟榔;
检测;
病原鉴定;
分子检测技术;
技术研究;
分子检测;
黄化;
海南;
槟榔黄化病;
分子;
病原;
研究;
海;
黄化病;
- 第一完成单位: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获奖时间:
- 2010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件:
- 邮编:
- 地址:
- 海南省儋州市宝岛新村
- 合作完成单位:
- 单位电话:
- 0898-23304892
- 传真:
- 0898-23300111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摘要:
- 本研究对海南槟榔黄化病的发生历史、分布范围及病害症状及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通过大田流行规律调查、电子显微镜观察、四环素族抗菌素注射诊断、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等研究确定引起海南槟榔黄化病的病原为植原体(Phytoplasma),属16Sr I组 明确了海南槟榔黄化病是一种毁灭性的传染病害。在病原鉴定的基础上,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槟榔黄化病植原体的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体系,并开发出了快速检测试剂盒,优化了检测技术体系。与常规的PCR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污染率低、特异性高、适合批量检测等特点,在检验检疫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成果为生产部门所急需,对槟榔黄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对保证槟榔种植业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是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前身为1954年成立的华南特种林业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室,1978年更名为植物保护研究所,2002年10月,更名为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是“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和“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检测监控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本所立足于热带、南亚热带地区,面向国际热带农业科学研究前沿,以天然橡胶、香蕉、木薯、芒果、椰子、荔枝、甘蔗等主要热带经济作物为研究对象,以作物或区域为单元,突破、集成重要有害生物预警监测与控制理论和关键技术,研发、集成、熟化和示范推广热带农林重要病虫草害防控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体系,解决热带农林重要病虫草害及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和热带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的科技问题和技术需求,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热区现代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本所在热带农林重大病虫草害和重要外来入侵生物的预警和控制技术、热区植物保护资源的创新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病原物致病性功能基因组学分析、热带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热带农业产地安全性评价等领域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为热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