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前期功能型超级专用早稻中嘉早17的选育与应用
获奖名称: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类成果
获奖区域:
中国农学会
获奖等级:
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胡培松,唐绍清,杨尧城,罗炬,李建红,焦桂爱,蔡金洋,谢黎虹,邵高能,杨青如,魏祥进,圣忠华,徐伟东,张小惠
关键词:
早稻品种专用米粉选育方法功能型前期超级推广加工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水稻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6-2017
项目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邮编:
地址:
合作完成单位: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
单位电话:
传真: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来源网站:
中国农学会
来源网址:
http://www.caass.org.cn/
摘要:
针对早稻生长前期易受低温危害,后期高温逼熟严重品质差,生长周期短难创高产等技术难关,提出前期功能型超级米粉专用早稻选育方法,实现扬早籼稻高产之长,避食用品质差之短之目标。选育出的中嘉早17具有苗期快长、耐寒性较强,为高产潜力打下基础,具有优质(专用)、高产、抗逆、环境友好等显著特点。“超级专用早稻中嘉早17的选育与应用”成果2015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科技创新奖和大北农科技成果一等奖,2016年被评为浙江省科技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技术内容与方案: 1、选择产量高、优点突出、农艺性状差异大、性状互补、配合力高的双优亲本配组,优中选优,实现早籼品种产量、抗性、加工品质、适应性的综合改良; 2、提出前期功能型超级早稻品种的选育方法,攻克双季早稻育秧中耐低温、早生快发的技术难题,实现早稻在较短生育期内高产稳产。通过加大选择压力,F2代在低肥、密植条件下选择,F3以上分别在低肥与高肥条件下双重选择,以培育环境友好型广适性品种。 3、利用开发的米粉加工专用早稻选育方法、籼稻整精米率快速鉴定方法和稻米糊化温度的简易测定方法等,有效地进行米粉加工性状的鉴定选择,选育加工品质优良的品种。 4、针对品种特性,集成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进行示范,促进中嘉早17大面积推广应用。 主要科技创新点: 1、研发了米粉等专用早稻品种选育方法,为加工专用早稻选育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平台。 2、提出了前期功能型超级早稻选育新思路,探索了环境友好型早稻品种选育方法,为广适、超高产专用早稻选育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3、育成中嘉早17集丰产性、广适性、抗逆性和优良加工特性于一体,其综合性状居长江中下游早籼稻领先水平。 4、中嘉早17集氮、磷、钾高效利用和籽粒镉低积累于一体,在水稻品种中极为罕见,对绿色增产、资源节约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知识产权情况: 1、中嘉早17获植物新品种权(CN20090595.8),通过浙江省、国家、湖北省审定; 2、获得发明专利4项:“一种米粉加工专用早稻的品种选育方法”、“一种前期功能型超级早稻品种的选育方法”、“一种快速鉴定籼稻品种整精米率的方法”、“一种准确测定稻米糊化温度的简易方法”。 总体技术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的比较: 1、中嘉早17历次试验均表现比对照品种增产幅度大、超高产、稳产、抗性显著优于对照。在国家区试及生产试验中亩产为517.6kg、517.9kg,分别比对照浙733增产9.12%、14.71%。多个示范方亩产达600kg以上。2010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 2、品质具有“两高一长”特点(高整精米率、高直链淀粉含量,长胶稠度),加工品质优良,适合做味精、米粉等加工用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对湖南省种植的50种籼米原料生产的鲜湿米粉分析表明,以中嘉早17为原料的鲜湿米粉感观、综合评分最高,品质也最好。 3、中嘉早17具有氮磷钾高效利用的特点,又是籽粒镉低积累型品种,在现有水稻品种中罕见。2014年湖南水稻镉低积累品种筛选课题对60个早稻品种在6个镉污染地点和5个科研单位盆栽筛选,中嘉早17稻米镉含量为4个最低含量品种之一,被湖南农业厅确定为早稻应急性镉低积累品种。其推广应用对绿色增产、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4、长江中下游早稻品质形成生态特殊,培育超高产专用早稻,转变早稻“劣质食用米”的劣势为“优质加工粮”的优势,促进双季稻发展。中嘉早17是南方稻区年推广面积最大的的水稻品种,并且是该地区唯一连续7年被农业部列为主导品种的早籼品种,占长江中下游早稻的19.1%。 应用推广及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中嘉早17于2010-2016年连续七年被农业部推荐为主导品种,已成为南方稻区年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据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计,中嘉早17已累计推广3628.6万亩,增产稻谷8.47亿公斤,实现农民增收21.70亿元。2015年推广1023.6万亩,占长江中下游双季早稻种植面积的19.14%,是继浙辐802后近30年来唯一年推广面积达千万亩的早稻品种。多家企业以中嘉早17为主要原料进行米粉等产品的产业化开发,预计今后3年年推广面积将稳步站上1000万亩的台阶。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