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长城沿线优质牧草高产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区域:
陕西
获奖等级:
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任榆田;李海英;陈真;李耀宇;乔文军;马海轮;常丽;王连军;高渊;康静;胡晓宁;刘宇飞;李锦奇;任波;王磊;边菊萍;胡占海;鱼海燕;宋婧;庄优美;朱维顺;党锋;朱磊;王世发;张建雄;董月娥;霍延卫;肖海哮;胡菊玲;常婷婷;杨军伟;任儒琼;闫朝;孙志孝;李林广;许立胜;艾克拴;姬世洲
第一完成单位:
榆阳区草原工作站
获奖时间:
2015
项目名称:
联系人:
任榆田
联系电话:
13991068625
电子邮件:
邮编:
地址:
陕西省榆林市新楼中巷9号
合作完成单位:
陕西省草原工作站;府谷县草原工作站;榆林市草产业协会;榆阳区植物生态发展与保护协会
单位电话:
0912-3282268
传真: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榆林市榆阳区科学技术局
摘要:
根据榆阳区草畜平衡发展、长城沿线风沙区生态恢复与建设及实施退耕还草的需要自选项目立项。榆林是陕西省的养殖大市,种草养畜已成为我市当前乃至今后发展的主导产业,2013年底全市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7.86%,累计人工种草保存面积达914万亩,预计天然草原鲜草产量突破400万吨,畜牧业收入是我市农民总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我市草地退化的日益严重,植被恢复与重建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牧草良种是草业发展的基础,引进、培育、推广、应用牧草良种,对于提高草场建设质量、增加农民种草收益及加快草原生态治理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择和引进优质牧草品种,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对农民增收、养殖增效、现代特色畜牧业发展,以及平衡草畜矛盾,保障全市畜产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大批国内外牧草涌入我市,先后引进国内号称“饲料之王”的紫花苜蓿、将军菊苣、黑麦草、饲料桑等数十多种牧草品种,这些品种的引进丰富了我区的牧草资源和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些牧草品系多,性能能差异大,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一是牧草种值主要分布在旱作区,产量不稳定整体水平较低;二是高产优质品种多、乱杂现象严重。三是先进牧草栽培技术运用少且管理粗放。四是投入水平低且不合理、整体经济效益较低。五是机械化程度不高、耕作粗放。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以长城沿线牧草饲料作物为研究对象,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组织实施了该项目。 项目实施以来,我们根据榆林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场保护实际情况,以稳定并增加种植面积、筛选强适应力牧草品种和提高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为目标,以推广最新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运用为工作重点,以引进优选高产优质品种、推广科学栽培技术、研究畜禽科学饲喂和技术示范等为主要工作内容,通过优质牧草品种筛选的实践和科学种植、合理饲喂示范样板的建立,试验成绩斐然,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社会经济效益增加显著。 一、简要技术说明 通过对近年引进的国内外牧草品种,进行适应性、生长速度、物候期、营养成分、产量等指标的观察记载、测定研究,筛选出适宜榆林地区栽培推广的牧草品种,并研究总结出适合我区以及长城沿线风沙区牧草高产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 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依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不同土壤、不同作物具有不同的NPK比例,要通过前期大量田间试验取得。具体到某一区域,特别是一个县(市、区)必须通过田间肥试验进行校正。 2、利用根瘤菌接种共生作用改善土壤内环境 通过多次试验证明,根瘤菌接种剂能大量减少固态氨和氮的使用量,改善牧草品质,有效提高产量。无任何不良副作用,不构成重金属污染;施用成本很低,根瘤菌剂还具有肥地力养地功能,改良土壤环境,所以根瘤菌接种技术是其他任何技术措施无法替代的,种植优质、高产、高效的牧草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项目组成员通过五年生产实践总结出利用根瘤菌接种提高饲草产量和牧草品质的经验。 3、饲料桑根系泥浆处理育苗栽培技术的应用因移植、定植后根系尚未与土壤充分接触,移植又使一部分根系受损,吸水力减弱,选择具粘性肥沃富含氮、磷、钾土质掺水混合成泥浆,将饲料桑幼苗根部沾饱沾足泥浆然后移植于坑内,确保土壤墒情而提高成活率,实验数据得出经过根系泥浆处理的幼苗,移植成活率在98.8%以上。 4、精量播种技术研究 针对苜蓿、将军菊苣等牧草小粒种子牧草种植多为人工撒播、播种质量差的问题,创新机械推卸清种原理,研究设计出多功能精量排种器,对小粒苜蓿、将军菊苣用纯种子播量控制达到200g/亩,种子破损率低;研究加工出注塑模具,降低了生产成本,进行了小批量生产,产品质量稳定,实现产业化开发,使我区的牧草生产有了理想的精量播种机械。 5、适时刈割机械收获技术 该技术的推广可以使旱地苜蓿干草的粗蛋白质由原来的12%提高到16%以上。及时收割还能使旱地苜蓿增产最高达20%。 ①收获时间:苜蓿越冬、返青和刈割后再生要依靠根中贮藏在根部的营养物质提供养分,现蕾中期至末期苜蓿的产量、质量和营养物质贮藏量都比较高,因此是刈割苜蓿的最佳时间。 为确保幼苗根系的良好发育,第一次收获应在开花期,即至少有30%的小花已开放的时候进行刈割。此后最好在现蕾末期刈割。最后两次刈割间隔的时间要长一些,以便苜蓿积累足够的养分越冬。 ②留茬高度:机械收割时的留茬高度为5 cm~8cm,人工收获时的留茬高度一般为5 cm。秋季最后一次刈割要适当增加刈割高度,以利越冬。 6、将军菊苣早育苗移栽壮苗技术 每亩用种150g,先将苗床灌水,待水全部下渗后将与细砂土拌匀之种子撒在苗床上,然后在上面撒1cm厚草木灰。做到“四早”、“五不栽”, 移栽完后应浇透一次定根水,移栽比直播增产10%以上。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