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高产、稳产、慢锈型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107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区域:
四川省
获奖等级:
一等奖
主要完成人:
李跃建; 宋荷仙; 朱华忠; 伍玲; 肖小余; 廖吕莉; 彭云良
关键词:
稳产品种小麦新品种抗病新品种川麦107小麦高产
第一完成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3
项目名称:
联系人:
朱华忠
联系电话:
028-84504241;84504230
电子邮件:
zhuhuazh@sina.com
邮编: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外东狮子山侧
合作完成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单位电话:
028-84504230
传真:
028-84790147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四川省农业厅
摘要:
本研究成果由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资助、支持取得。   课题组根据四川省及长江上游小麦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需求制定相适应的育种目标和技术路线并付诸实施,育成高产、稳产、抗病的小麦新品种川麦107。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一、丰产性好、稳产性突出、适应性广。1998、19 9 9年,四川省区试二年20个点次平均亩产337.1公斤,增产8.4%;国家长江上游组区试(6省1市21个试点)中,二年42点次试验平均亩产295.0/公斤,比对照绵阳20增产13.5%。1999年在金堂、广汉县示范722.5亩,平均亩产431公斤,最高亩产540.6公斤。在1995-1999年4年间全部69点次试验中,57点次比对照品种增产,占总试验点次的82.6%。 二、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川麦107的抗条锈性与以往抗病品种的抗锈性有明显不同:   (1)抗性持久;   (2)慢锈及广谱抗性;   (3)中等抗性;   (4)过氧化物酶差异。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999)对国家小麦区试中的40个品种进行鉴定,是唯一表现抗白粉病(中抗)的品种。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连续10年(1994-2003)的白粉病鉴定为中抗-中感。区试和大面积上发生均较轻。 三、耐旱、耐瘠。川麦107根系较发达、活力强且功能期长。1999年在丘陵地区(资中、罗江)的坡台地试验,川麦107在各级台地均比对照品种增产,且台住越高,比对照品种增产幅度越大。 四、耐低温、播期弹性大。1995、1996年播期试验:首播期的可育花粉率、各播期的小穗结实率和穗粒数均高于对照品种绵阳26;平均亩产高于对照绵阳26;产量变异系数低于绵阳26;早播和退播产量均高于绵阳26。 五、商品性好。川麦107粒大(千粒重45-50克)、白皮、均匀、饱满。湿面筋含量变幅为23.7-40.1%,低面筋含量时与饼干、糕点小麦品质指标接近;中、高面筋含量时适合用做馒头、面条。子粒外观好、粉色洁白、食用品质好,受到种子商、粮食商和农民的欢迎。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