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虾类白斑症病毒病及其检测诊断技术研究
获奖名称:
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
获奖区域:
教育部
获奖等级:
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战文斌; 黄倢; 石正丽; 李健; 邢婧; 黄灿华; 周丽; 雷质文; 张志栋; 姜有声; 王世表
关键词:
诊断病毒病虾类技术白斑检测研究技术研究诊断技术病毒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获奖时间:
2003
项目名称:
联系人:
曾静
联系电话:
0532-2032625;82031611
电子邮件:
zengjing@ouc.edu.cn
邮编:
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鱼山路5号
合作完成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单位电话:
0532-82031611;82032730
传真:
0532-82032542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中国海洋大学
摘要:
1993年暴发的白斑症病毒病使虾类养殖业遭受重大损失,给我国对虾养殖及相关产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该病也在东南亚其他国家暴发流行。 在国家科委、农业部、国家基金委等部门的资助下,为了解决该病的病原、病理、感染机理、传播途径及检测诊断等重大关键问题,项目组10年来进行了病原学、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分子免疫学、诊断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有:弄清了病毒的蛋白组成,建立了病毒基因库;探明了病毒病的流行规律、病毒的增殖、感染、传播途径、宿主范围;首次研制出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单抗的现场、快速、简便、灵敏、准确诊断技术;首次开发出病毒核酸探针定量检测试剂盒及新型核酸探针杂交采样液SEMP;建立了用PCR方法制备探针的原位杂交、斑点印迹检测方法;同时在中和抗体、病毒受体研究及药物防治等方面也进行了探索。本研究为虾类白斑症病毒病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总体达国际领先水平,已在并将继续在虾蟹类亲体、苗种、各养成期的病毒检测;病毒感染路径和传播途径的控制以及虾类的进出口检疫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中,有关流行病学和检测诊断技术的部分内容“对虾白斑症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与检测诊断技术研究”曾获2000年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有关病毒的病原学和分子免疫学的部分内容“养殖对虾白斑症病毒病研究”曾获2000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单克隆抗体研制的研究论文《Produc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Mabs)against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曾获2003年青岛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