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杭州开放式草坪优良草种筛选、建坪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 获奖名称:
- 科技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杭州市
- 获奖等级:
- 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张巧玲; 王恩; 余金良; 楼建华; 于炜; 柴明良; 马进
- 关键词:
-
技术;
开放;
示范;
示范应用;
草种筛选;
技术研究;
建坪;
优良;
草种;
筛选;
建坪技术;
研究;
杭州;
草坪;
- 第一完成单位:
- 杭州植物园
- 获奖时间:
- 2014
- 项目名称:
- 杭州开放式草坪优良草种筛选、建坪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29.8
- 联系人:
- 余金良
- 联系电话:
- 18658860305
- 电子邮件:
- ywj.zwy@hz.gov.cn
- 邮编: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桃源岭一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浙江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 单位电话:
- 0571-87961904;87983011
- 传真:
- 0571-87977748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摘要:
- 杭州自2001年启动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以来,立志把西湖风景名胜区打造成为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丰富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因此杭州市的大部分草坪都是可供人们自由出入的开放式草坪。开放式草坪可以极大的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让大家放松身心,尽情享受大自然之美,创造愉悦和谐的游览环境,从而提升品质西湖的形象。
开放式草坪由于其功能的需要,建植时要求选用耐践踏性强、耐粗放管理的草种。由于对绿化草坪的认识不足以及缺乏相关研究,杭州部分城区及景区建植了不适合在杭州地区种植的草种,结果给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而另一些用户则用观赏草种或耐践踏性较弱的草种来建植开放式的草坪,最后往往因为践踏问题和养护跟不上而导致草坪退化。因此,筛选出适合杭州开放式草坪种植的耐践踏性草种,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并能指导整个草种市场,大大减少因为草种选择失误而造成的损失。同时西湖风景区草坪养护水平参差不齐,也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养护规范来指导耐践踏性草坪的养护,以保证草坪良好的长势。
本项目由杭州市科技局和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于2007年12月共同立项,由杭州植物园作为承担单位,市园文局岳庙管理处,浙江林学院,浙江大学作为协作单位,共同协作开展此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杭州植物园承担研究方案的具体实施,包括西湖景区的草坪现状调查,西湖景区的土壤现状调查,草坪草的适应性研究、草种的耐践踏性研究以及草坪修复技术研究;岳庙管理处主要负责草种在西湖风景区的推广应用;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主要负责草坪各项生理指标测定以及土壤成分测定;浙江林学院负责技术支持及异地试验。
本项目以杭州西湖景区开放式草坪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西湖景区的草坪现状调查,西湖景区的土壤现状调查;开展草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包括草坪适应性研究,草种的耐践踏性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一)对杭州西湖景区开放式草坪现状开展摸底调查,包括草坪种类、建植面积、草坪功能、生长状况、养护管理现状以及土壤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暖季型草坪草在杭州地区占有绝对优势,与其所需的养护成本较低,耐粗放管理相关。
(二)在常用草坪中选取了9个属的部分种类进行了试验,包括暖季型草坪中的狗牙根属、结缕草属、假俭草属、钝叶草属、雀稗属;冷季型草坪中的高羊茅属,黑麦草属,剪股颖属,早熟禾属。共约25个品种进行了适应性研究。筛选出了适合杭州地区开放式草坪种植的暖季型草坪草品种6个:松南结缕草、中华结缕草、沟叶结缕草、阳江狗牙根、Tifgreen、矮生百慕大;适合用于冬季盖播的冷季型草坪草品种2个:黑麦草品种欧米加和劳瑞塔;另外筛选出2个四季常绿的高羊茅品种:艾瑞3号和缤狗,但此属草坪质量稍差,养护成本较高。
(三)精心挑选了在适应性试验和践踏性试验中表现均较好,且具返青早、绿期长等明显优势的松南结缕草作为推广对象,分别在岳庙管理处白堤及杭州植物园桃花源大草坪内推广12000m2和3000m2,推广效果良好。另外在杭州植物园灵峰探梅区域推广冬季盖播草种多年生黑麦草品种欧米加5000m2。极大改善了灵峰探梅期间的草坪景观。
(四)通过对杭州开放式草坪的实地调查,尤其是践踏后修复的反复多次试验,制定了耐践踏草坪的养护修复管理规范,简称为“7步修复法”。使生长期内节假日践踏后的草坪恢复75%盖度的时间,从原来的60天缩短到15天,极大地加快了草坪的恢复速度。此套修复技术可操作性强,对华东地区的草坪养护管理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我国其它地区的草坪养护修复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五)制定了耐践踏草坪的建坪、养护管理技术规程。
最后,项目组针对杭州开放式草坪的建坪和养护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具体包括建立不同等级草坪的日常养护管理规程,建立践踏草坪损伤程度评价体系,并建议进一步加大项目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使研究成果在园林绿化实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