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半滑舌鳎繁育生物学及产业化示范推广
- 获奖名称:
-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类成果
- 获奖区域:
- 中国农学会
- 获奖等级:
- 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柳学周 庄志猛 万瑞景 马爱军 张士璀 陈四清 刘寿堂 翟介明 曲建忠 孙中之
- 关键词:
-
半滑舌鳎;
苗种;
亲鱼;
产业化;
技术标准;
繁育;
研究;
研究成果;
示范推广;
商品;
- 第一完成单位: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获奖时间:
- 2006-2007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件:
- 邮编:
- 地址:
- 合作完成单位: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省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 山东省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忠海水产有限公司
- 单位电话:
- 传真: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来源网站:
- 中国农学会
- 来源网址:
- http://www.caass.org.cn/
- 摘要:
- 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Günther),俗称牛舌头、龙利、鳎米,属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为温水性近海大型底栖鱼类,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渤海、黄海为多。半滑舌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出肉率高,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广温、广盐的特点,其品质和价值是鲆、鲽、鳎类之佼佼者,是一种具有极大推广前景的增养殖名优品种。“半滑舌鳎繁育生物学及产业化示范推广”项目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促进我国鱼类人工繁育技术、增养殖业、种质资源保护、遗传育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课题合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亲鱼性腺发育、生殖内分泌调控和强化培育技术;人工调控亲鱼自然产卵技术;苗种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和最适环境因子;大规模工厂化苗种生产和中间培育的适宜条件及配套技术;种质资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要求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亲鱼性腺发育及卵子成熟的最佳调控条件,亲鱼成熟率达到50%,培育亲鱼500尾;实现工厂化人工繁殖,年培育商品苗种80万尾,苗种培育成活率20%,中间培育成活率60%;形成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范,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研究论文10篇以上。本成果在半滑舌鳎繁殖生物学、种质资源及种群遗传学、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及产业化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国内外首次系统地开展了半滑舌鳎生理生态学、繁殖生物学、种质资源及苗种规模化繁育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认识了亲鱼性腺发育规律、生殖调控、胚胎及苗种早期发育特征、生长及器官发育、摄食节律、消化生理及营养需求、性别分化、重金属离子毒性、染色体核型、带型、群体遗传学及大规模苗种繁育技术工艺等基础研究和生产应用,达到了年培育商品苗种192.5万尾的工厂化育苗水平,并进行了产业化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本成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40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超额完成了课题规定的各项任务,并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形成了半滑舌鳎仔稚鱼饵料搭配技术标准、亲鱼培育技术标准、苗种培育技术标准和工厂化及池塘养殖技术标准等4项技术标准,在生产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成果总体研究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半滑舌鳎自然资源量几近衰竭,雌雄鱼生长差异明显,目前,单性育种技术研究尚未成功,本研究成果为今后开展半滑舌鳎资源保护和增殖放流及全雌制种生产技术奠定基础。本项研究是目前我国鳎类最系统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其它鳎亚目鱼类人工繁育4技术和增养殖技术研究和开发以及其它海水鱼类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学术意义。对推动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种质资源保护,促进沿海渔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积极意义。目前本研究成果已在国内沿海地区广泛推广应用,包括山东、河北、天津、辽宁、江苏、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已形成较大的养殖规模,目前,半滑舌鳎苗种年生产量达到2000万尾以上,商品鱼产量已达3000吨以上,产值逾10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