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林木害虫天敌姬蜂分类研究
获奖名称:
自然科学奖
获奖区域:
辽宁省
获奖等级:
三等奖
主要完成人:
盛茂领; 孙淑萍; 赵瑞兴; 李涛; 陈国发; 栾庆书
关键词:
林木害虫天敌研究害虫天敌分类林木害虫分类研究
第一完成单位: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获奖时间:
2015
项目名称:
林木钻蛀害虫姬蜂的寄生生物学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联系人:
盛茂领
联系电话:
13604060967
电子邮件:
shengmaoling@163.com
邮编:
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黄姑区黄河北大街58号
合作完成单位:
单位电话:
024-86800056
传真:
024-86800633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摘要:
一、课题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 No: 30471397、No: 30671686、No: 30872035、No: 31070585、No: 313722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NSFC, No: 31010103057、No: 31110103062、No.31310103033)。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姬蜂科Ichneumonidae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姬蜂总科Ichneumoidea,是最大的昆虫类群之一,世界各动物地理区系均有分布,所有种类均为寄生性,相当一部分为农林业害虫的重要天敌,在自然控制害虫猖獗危害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项研究根据国际研究现状,针对共同关心的疑难问题和研究焦点,以我国类群为主,结合现代系统学研究技术,对我国的姬蜂科进行分类鉴定和系统厘定,发现新物种,建立新单元,建立姬蜂科分类体系和中国姬蜂科数据库,为世界姬蜂科界元修订、完善分类系统奠定基础。同时,摸清我国天敌姬蜂的种类及生物多样性,对保护森林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和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三、主要论点与论据: 我国地域广阔,生物多样性繁杂,横跨东洋、古北两大动物地理区,昆虫种类资源非常丰富,但目前对于寄生性天敌姬蜂的研究尚比较薄弱,与我国气候、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森林资源相比较,远未能匹及其所蕴藏的昆虫资源储量。我国在农林业害虫的防治及研究工作中,经常进行害虫的饲养工作,并得到很多重要的天敌标本,但由于标本鉴定困难,很多保存在基层单位和一般科研院所的标本因保存不善,被标本虫蛀蚀或发霉腐烂而受到损坏。典型的实例是全国第一次森林病虫害普查获得的大批标本,大部分省(区)保存的标本已损失殆尽(至少已严重发霉或被虫蛀蚀),主要原因之一是标本没能得到鉴定,并且也未能得到合理保存,更谈不上合理利用。由此可见昆虫类群,尤其是寄生性天敌姬蜂分类鉴定的急迫感和重要性。 基于目前国内外对农林害虫天敌姬蜂研究的现状及各类害虫对我国农林业生产造成的严重危害,项目组依托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连续资助,对我国的天敌姬蜂种类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发现新物种,建立新的分类阶元,致力于摸清我国的天敌姬蜂资源,确定主要农林业害虫的天敌优势种,为生产上开展生物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四、创见与创新: 4.1.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7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4.2.创见新的昆虫分类界元,发现并建立姬蜂科新属10属; 4.3.发现并发表姬蜂科新物种293种; 4.4.发现中国新记录亚科3 亚科,中国新记录属34属,中国新记录种104种; 4.5.发表论文98篇(36篇SCI); 4.6.科学出版社出版研究专著4部;完成2篇博士论文; 4.7.获得姬蜂标本约10.0万号,模式标本约3,500号; 五、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 项目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专利解决了科研和生产工作中昆虫的野外调查和天敌饲养方面的技术难题,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采集效率。从经济学指标来看,本项目的经济效益,一方面体现在节省了大量的采集经费,二是体现在发现了大量已知或未知的天敌姬蜂资源,具有不可估量的稀缺资源的存在价值及其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研究成果可指导林农业科研、生产及教学,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学术价值和潜在应用前景。发现的天敌资源可用于生物防治,对林木害虫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不污染环境,对维持生态平衡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