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专利 > 详情页

一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生化回灌修复方法及装置
专利权人:
中南大学
发明人:
杨志辉,柴立元,高晓竹,彭兵,闵小波,王兵,杨卫春,王海鹰,李航彬
申请号:
CN201010176068.7
公开号:
CN101829674B
申请日:
2010.05.19
申请国别(地区):
中国
年份:
2011
代理人:
颜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生化回灌修复方法及装置。包括装有待处理土壤的土壤处理槽、中间池、生化池和培菌池,各部分由水管连接,铬污染土壤经破碎过2cm筛、装入土壤处理槽筑堆,土堆高度小于0.8m,用Cr(VI)还原菌(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 BB)培养液喷淋土壤,喷淋强度为0.008-0.015m3/h.m2。从土壤槽底部收集淋滤液到中间池,中间池的菌液用耐碱泵抽入生化池,生化池菌液重新循环喷淋土壤。如此循环喷淋5-7天,直至土壤淋滤液中没有Cr(VI)为止。采用本发明修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土壤中水溶性Cr(VI)的去除率达到99%,修复后土壤中Cr(VI)的浸出毒性浓度低于0.5mg/L,达到《铬渣污染治理环境技术规范》(HJ/T301-2007)中用作路基材料和混凝土骨料的标准限值。同时,该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无二次污染、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等优点。
来源网站: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
来源网址:
http://www.ckcest.cn/home/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