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的边界
- 作 者:
-
王兆鹏;
- 作者机构: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关键词:
-
文学性;
中国古代文学;
“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 期刊名称: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i s s n:
- 1000-2804
- 年卷期:
-
2024 年
003 期
- 页 码:
- 129-136
- 摘 要:
-
从中国古代“文学”的语义内涵来看,先秦时代,“文学”指文化典籍;魏晋时期,“文学”指文章著述,既包含审美性和文学性作品,也包含应用性和非文学性作品。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文体指向来看,曹丕《典论·论文》、葛洪《抱朴子》、颜之推《颜氏家训》,以及首创《文苑传》的刘宋范晔《后汉书》、继之为文学家立传的梁萧子显《南齐书》,也一直把应用性文学、非审美性文学视为文学。在他们的观念里,应用性文体也是注重美感的,只不过美的表现方式和美感来源不同而已。从文学总集和别集的编录实践来看,挚虞的《文章流别集》、萧统的《文选》和宋人的《文苑英华》、明清的各种文章总集以及唐宋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诸家别集,都是将文学性文体和应用性文体兼收并蓄,一视同仁。无论是文学观念层面还是文学实践层面,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都包含文学性文体和非文学性文体,其边界既具包容性,又具明确性。金惠敏教授提出的“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非常切合中国古代文学的实际。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