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基于SBE-Matlab法的合肥市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绿地结构质量评价
- 作 者:
-
朱爱青;
张冬梅;
许文;
骆美;
罗玉兰;
- 作者机构:
-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市政与生态工程学院;
安徽阜阳师范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上海市普陀区园林建设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关键词:
-
生物多样性;
国家森林公园;
景观要素;
生态资源;
绿地结构质量;
- 期刊名称:
- 园林
- i s s n:
- 1000-0283
- 年卷期:
-
2024 年
41 卷
001 期
- 页 码:
- 127-134
- 摘 要:
-
以合肥市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三种典型绿地,包括一般绿地,滨水景观绿地,建筑、小品及道路等人造硬质景观绿地,拍摄搜集三类绿地实地照片,采用SBE法对其进行评价打分,并利用Matlab软件中"多元数量化模型"功能构建合肥市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三类绿地相应的景观结构质量模型,为后期公园景观优化提出参考性建议.结果显示:一般绿地中,色彩数量对森林公园一般性绿地景观美景度的贡献最大,达28.5%,其他景观要素的贡献率排序为景观自然度>绿视率>郁闭度>树群轮廓线>树种组成数;滨水景观绿地中,总体协调性对景观美景度的贡献最大,达25.5%,其他景观要素的贡献率排序为植被覆盖率>景观自然程度>层片结构>树木栽植方式>驳岸类型>水的类型;人造硬质景观周边绿地中,景观自然程度对公园硬质景观周围绿地景观美景度的贡献最大,达24.6%,其他景观要素的贡献率排序为树木栽植方式>生活型构成>人T景观风貌>空间结构.基于三类绿地景观美景度模型分析结果,建议后期公园景观优化应注重增加植物色彩数量,营造不同色系植物水平和垂直结构组合的自然式群落结构,注重协调植物和水域空间的比例关系,利用不同生活型植物的组合搭配,构建适宜开展林下活动的绿色开放空间,以满足休闲游憩的需求.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