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根据孢粉讨论华夏与安加拉两个植物群的关系
- 作 者:
-
欧阳舒;
侯静鹏;
- 作者机构: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
21000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
- 关键词:
-
植物群关系;
安加拉区;
华夏区;
孢粉;
- 期刊名称:
- 微体古生物学报
- 基金项目:
-
中国石炭纪--二叠纪孢粉植物群及植物地理区系划分
- i s s n:
- 1000-0674
- 年卷期:
-
1999 年
16 卷
04 期
- 页 码:
- 351-368
- 摘 要:
-
安加拉区一亚安加拉区较特征的至少有八类(或间)孢粉,其中主要是科达类(Cordaitina等)和亚安加拉区起源最早(Bashkirian早期或稍晚)、分异度和丰度最高的种子蕨盾籽类(多肋的Protohaploxypinus,Striatoabieites,Striatopodocarpites,Hamiapollenites和基本无囊的Vittati-na)。安加拉一亚安加拉植物群分子在早二叠世早期已渗透到塔里木盆地,稍晚到甘肃龙首山一带,且往后有类别增多(如松柏类、蕨类)分异度增高的趋势,至晚二叠世晚潮已演变为亚安加拉色彩为主的植物群;华夏植物群本部在二叠纪不同时期的组合中,也有少量安加拉一亚安加拉成分混生,至晚二叠世晚期(石千峰组)有所增强。安加拉一亚安加拉孢粉植物群中却没有典型的华夏分子存在。安加拉一亚安加拉某些植物分子的南迁和繁盛与劳亚大陆的向北漂移和组成中国大陆的诸板块的接近、拼接时代不同密切相关。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