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蛭弧菌BDE-1的生物特性及促进其蛭质体形成的研究
- 作 者:
-
李敏佳;
吴冰;
韩红操;
蔡俊鹏;
- 作者机构:
-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关键词:
-
吲哚;
蛭弧菌;
钙镁离子;
氨苄青霉素;
分离和鉴定;
蛭质体形成;
- 期刊名称:
- 微生物学通报
- 基金项目:
-
- i s s n:
- 0253-2654
- 年卷期:
-
2018 年
08 期
- 页 码:
- 1641-1650
- 摘 要:
-
【背景】蛭弧菌是众多海洋益生菌中的一类较新成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由于蛭弧菌特殊的繁殖方式和周期,它的应用效果受寄生宿主特性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因而优选寄生宿主,维持或者提高蛭弧菌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活性是关键。【目的】筛选出能够裂解枯草芽孢杆菌的蛭弧菌,以增进其益生性能;研究提高蛭弧菌的蛭质体密度,以利于保存。【方法】从海南取回海泥样后,以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宿主菌,通过稀营养肉汤(Dilute nutrient broth,DNB)双层平板法分离获得蛭弧菌,并对目标菌株进行透射电镜形态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然后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同时开展氨苄青霉素、吲哚、Ca~(2+)和Mg~(2+)影响蛭质体形成的研究。【结果】分离出一株以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宿主的蛭弧菌并命名为BDE-1,其最适温度、盐度和pH分别为25℃、2.0%和7.0;BDE-1可裂解24株试验菌,占总试验菌株数(28株)的85.7%,其中对试验弧菌(13株)的裂解率达92.3%;吲哚、氨苄青霉素、Ca~(2+)和Mg~(2+)4种因子对BDE-1蛭质体的形成均有促进作用,其中吲哚和Ca~(2+)的促进作用显著。【结论】研究结果不仅为蛭弧菌寄生宿主的优化选择提供了可行性解决思路,而且为维持或提高蛭弧菌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活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