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
- 检索词:a·内塔
共检索到17条 ;
- 时间
- 相关性
唐国庆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教授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唐国庆,男,教授(硕导)主要教学工作:主讲硕士生《数量遗传学》和本科生《生物统计学》等。主要研究内容: ①猪数量遗传改良;②猪分子数量育种;③猪基因组选择;④猪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毛世平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长期主要从事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科技政策的研究,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在技术经济、科技政策,尤其是在公司财务领域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和出版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为农业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提供多份政策建议报告。近年来,主持和作为主要执行人参加了51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作为主持人主持的课题(含子课题)18项。有3项研究成果被国家相关部门作为国家标准发布,有12项成果被国家相关部门以文件或报告形式采用,1项成果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批示,2项成果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准立项,1项研究成果经专家评审确认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3项研究成果被地方政府以文件或报告形式采用,5个研究报告被科技部等部门以年度报告的形式正式发布。作为农业部农业科技重大调研专题第一专题的核心成员参加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农业科技投入问题的研究工作;作为核心成员、以及生物农业领域的牵头人全程参加国家发改委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编写工作;工作水平和质量得到组织单位的肯定与好评。
贾玉堂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研究员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贾玉堂(1962.12.15-),安徽界首人,研究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牛业研究室主任。1984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
鲍际平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
鲍际平,工学院车辆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车辆工程学科负责人。主要从事汽车构造、汽车理论的本科与研究生教学及车辆系统学研究,在货车召回管理方面属国内知名专家。参加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分别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二等奖;独立主持了“我国货车召回管理可行性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成果已被国家采纳,并于2009年实施了货车的召回管理。共发表论文40余篇,撰写并出版专著5部,授权国家专利14项。培养硕士生18名、博士生2名。 工作简历: 1968年~75年黑龙江建设兵团任拖拉机手 1975年~78年云南林学院汽车拖拉机实验员 1978年~82年北京林业大学脱产学习 1982年~86年北京林业大学助教 1986年~93年北京林业大学讲师 1993年~00年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2000年~现在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黄武刚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研究员
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
黄武刚:1958年出生,博士,研究员。 1983年毕业于北京农学院园艺系,同年进入北京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工作。1994年底以前在该所组织培养室从事樱桃、葡萄及草莓的砧木、茎尖和愈伤组织培养工作。1999年3月获得意大利巴西利卡塔大学(Universita’degli Studi della Basilicata)植物生产专业博士学位。
程涛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2013 – 至今,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2011 – 2013,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博士后 2006 – 2010,加拿大University of Alberta,博士 2003 – 2006,北京大学,硕士 1999 – 2003,兰州大学,本科 2010年博士毕业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系,研究方向为高光谱遥感及其在植被研究中的应用。2013年12月作为南京农业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到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工作,任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谭志友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副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谭志友,男,1974年1月生,硕士,副研究员,中国农科院(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科研开发管理办公室主任,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重庆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柑桔所分园副主任。 1997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2007年在西南大学取得农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果树栽培和病虫害绿色防控。1997年进入柑桔研究所以来,先后从事过柑桔育种、栽培、技术推广和科研管理等多种类型工作,其中,1999年9月-2005年8月在重庆施格兰企业有限公司(美资)担任技术推广部经理,专门从事柑桔基地果园技术推广工作;现主要从事科技和开发管理工作。 近年来,先后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农业部科技跨越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庆市应用开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三峡库区忠县绿化长江示范林建设等纵横向项目近20项;曾参加重庆忠县绿化长江柑桔带标准化果园规划、广西柳州市柑桔产业发展规划、四川蓬安标准化果园规划、四川乐至县农耕文化园总体规划、湖北兴山观光果园规划、柑桔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等产业发展规划、标准化果园规划设计和可研报告编制项目20余项,果园规划面积近20万亩;参加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研(排名第3)成果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先后在《果树学报》、《中国南方果树》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作为主要成员(排名第3)获得重庆市柑桔审定品种——特罗维塔甜橙;独立编著《柑桔育苗新技术》科技著作,参编著作3部;参与制订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2项,企业标准6项。先后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先进个人;重庆市北碚区国家可持续示范区创建先进个人;西南大学“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万霞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副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万霞,女,1981年10月生,湖北武汉人,博士,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现担任湖北省及武汉市微生物学会理事。应用微生物课题组组长。中国农科院脂质化学与营养创新团队骨干成员。2003年6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获食品科学学士学位(第一学位),同时获得武汉大学生物科学学士学位(第二学位)。2008年6月获得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微生物学博士学位。2008年6月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利用微生物技术高值化转化生物资源,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通过微生物获取高附加值油脂或稀有脂肪酸;(2)细菌通过脂肪酸合酶及聚酮合酶途径合成稀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关重要基因及其表达调控机制研究;(3)油脂积累模式及其分子机制。
陈志钢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1995-2004年任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农村经济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5-2009年3月任中加小农户适应大市场项目主任;2009年4月至今担任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高级研究员并任中国项目主任,同时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国际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ICARD)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农业产业组织理论和供应链治理、食品消费和消费者行为、农业风险和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研究以及公共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等。
刘家冈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
刘家冈,男,籍贯湖南醴陵,1942年5月出生。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在天津市无线电技术研究所做过软件和信息全息存储的研究,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过液晶物理。1982年到北京林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曾于1989-1990年访问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地理系,从遥感角度研究澳洲桉树林的辐射反照率模型;1996年到香港城市大学数学系访问,研究植被演替的数学模型;1998年访问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生物系,研究种群生态模型和植被演替数学模型。在国内外杂志共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科学专著1部。兼任北京市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农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林学会林业气象专业委员会委员。他除了担任“大学物理”和“普通物理实验”的教学任务以外,还开设“理论模型方法”、“近代物理”等选修课程;他还与他人合作承担原国家教委的21世纪物理教改子课题。为满足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他还开出了“发明学导论”的选修课,并欢迎对发明创造有兴趣的同学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