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
- 检索词:胡斌
共检索到352条,权限内显示50条;
- 时间
- 相关性
徐国良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1965年2月生于浙江诸暨市,籍贯浙江诸暨。198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生物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硕士学位,1993年获德国马普分子遗传研究所与柏林技术大学博士学位。
陈文新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陈文新院士,女,1926年生于湖南浏阳,土壤微生物学家,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农学院土化系。1958年在前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
张福绥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张福绥(1927.12.27-2016.02.09)海洋生物学家,水产养殖学专家。出生于山东省昌邑县。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62年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博士研究生毕业。是我国海洋贝类增养殖生物学和养殖产业化的主要奠基人。早年系统研究了中国海浮游软体动物的分类区系,而后转入生态学及动物地理学研究。70年代致力于海洋贝类实验生态学和养殖学研究,系统研究了黄渤海贻贝的繁殖与生长规律,创建了贻贝人工育苗和自然采苗新工艺,有力地推动了贻贝养殖产业化。80年代首次从美国大西洋沿岸引进海湾扇贝,研究解决了在中国海域养殖海湾扇贝的一些生物学与生态学问题,从而在产业化规模上建立了一套工厂化育苗与养成的关键技术,并致力于向社会推广,在我国北方海域形成世界上第一个海湾扇贝养殖产业。90年代又引进墨西哥湾扇贝的南北两个种群至南海与东海,相继形成产业。提出实施离岸养殖等措施。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1项、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5年度)1项、第三世界科学院农业科学奖(2000年度)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005年度)1项及省部级奖多项。发表论文百余篇。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华安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科学院院士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谢华安,农学家。男,汉族,1941年8月16日生于福建龙岩。1959年毕业于福建龙岩农业学校。1964年结业于福建农学院(函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1996年至今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福建农林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1997年至今兼任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2012年07月,应邀出任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首席“城市骄傲”形象大使。
袁隆平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工程院院士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袁隆平(1930.9.7-2021.5.22 )出生于北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剑平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陈剑平(1963.4.8)植物病理学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85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1995年获英国邓迪大学植物病毒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陈君石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陈君石,男,1935年6月15日出于上海,原籍为浙江省杭州市。1968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获研究生学位。曾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12月,出任第一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学庚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
陈学庚(1947.04.29)江苏省泰兴市人,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我国著名的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家,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新疆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农业部西北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农业机械研究和推广工作,突破了地膜植棉机械化关键技术,攻克了滴灌技术大规模应用农机装备难题,研发了多项棉花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与机具。为促成新疆棉花产量两次飞跃提供了有力的农机装备支撑,为新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科技进步奖20项,其中一等奖6项;获国家专利80余项,专利实施后形成的新产品中有9项获“国家重点新产品”。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化兰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陈焕春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农业大学
陈焕春(1953.3.20- )家畜传染病学专家。出生于湖北省恩施市。1988年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兽医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率先确定了猪伪狂犬病在我国爆发流行,分离鉴定了猪伪狂犬病毒,研制了各种诊断方法;系统阐述了我国猪伪狂犬病的五大临床表现形式;研制了疫苗,提出了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于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克隆测序了猪细小病毒和猪圆环病毒两个全基因组序列和多种病原的50多个功能基因。构建了伪狂犬病毒通用载体,研制了10种基因工程疫苗和10种分子诊断试剂盒,申报了10种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4个新兽药证书及2项发明专利。研制了多种新型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及诊断试剂盒,获得3项鉴定成果和14项专家验收认定成果。制定了伪狂犬病检疫规程国家标准和猪细小病毒检疫规程农业行业标准,修定了猪血痢检疫规程检疫检验行业标准。培养毕业博士14人(在读23人),毕业硕士36人。发表论文142篇,会议论文73篇,专著1部,参编2部,编写论文集6本。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