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条件:
筛选

共检索到352,权限内显示50;

  • 时间
  • 相关性

已选文献:0

导出引用格式
徐国良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1965年2月生于浙江诸暨市,籍贯浙江诸暨。198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生物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硕士学位,1993年获德国马普分子遗传研究所与柏林技术大学博士学位。

文新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文新院士,女,1926年生于湖南浏阳,土壤微生物学家,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农学院土化系。1958年在前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

张福绥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张福绥(1927.12.27-2016.02.09)海洋生物学家,水产养殖学专家。出生于山东省昌邑县。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62年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博士研究生毕业。是我国海洋贝类增养殖生物学和养殖产业化的主要奠基人。早年系统研究了中国海浮游软体动物的分类区系,而后转入生态学及动物地理学研究。70年代致力于海洋贝类实验生态学和养殖学研究,系统研究了黄渤海贻贝的繁殖与生长规律,创建了贻贝人工育苗和自然采苗新工艺,有力地推动了贻贝养殖产业化。80年代首次从美国大西洋沿岸引进海湾扇贝,研究解决了在中国海域养殖海湾扇贝的一些生物学与生态学问题,从而在产业化规模上建立了一套工厂化育苗与养成的关键技术,并致力于向社会推广,在我国北方海域形成世界上第一个海湾扇贝养殖产业。90年代又引进墨西哥湾扇贝的南北两个种群至南海与东海,相继形成产业。提出实施离岸养殖等措施。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1项、嘉庚农业科学奖(1995年度)1项、第三世界科学院农业科学奖(2000年度)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005年度)1项及省部级奖多项。发表论文百余篇。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华安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科学院院士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谢华安,农学家。男,汉族,1941年8月16日生于福建龙岩。1959年毕业于福建龙岩农业学校。1964年结业于福建农学院(函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1996年至今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福建农林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1997年至今兼任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2012年07月,应邀出任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首席“城市骄傲”形象大使。

袁隆平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工程院院士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袁隆平(1930.9.7-2021.5.22 )出生于北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剑平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剑平(1963.4.8)植物病理学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85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1995年获英国邓迪大学植物病毒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君石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君石,男,1935年6月15日出于上海,原籍为浙江省杭州市。1968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获研究生学位。曾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12月,出任第一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学庚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

学庚(1947.04.29)江苏省泰兴市人,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我国著名的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家,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新疆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农业部西北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农业机械研究和推广工作,突破了地膜植棉机械化关键技术,攻克了滴灌技术大规模应用农机装备难题,研发了多项棉花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与机具。为促成新疆棉花产量两次飞跃提供了有力的农机装备支撑,为新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科技进步奖20项,其中一等奖6项;获国家专利80余项,专利实施后形成的新产品中有9项获“国家重点新产品”。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化兰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化兰,女,1969年3月出生于甘肃省白银市,动物传染病及预防兽医学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现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兼),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化兰从甘肃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后,考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7年获得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前往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流感分中心进行博士后工作;2002年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2005年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006年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08年担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2012年当选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生物标准委员会副主席;2015年被评为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之一 ;2016年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11月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焕春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农业大学

焕春(1953.3.20- )家畜传染病学专家。出生于湖北省恩施市。1988年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兽医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率先确定了猪伪狂犬病在我国爆发流行,分离鉴定了猪伪狂犬病毒,研制了各种诊断方法;系统阐述了我国猪伪狂犬病的五大临床表现形式;研制了疫苗,提出了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于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克隆测序了猪细小病毒和猪圆环病毒两个全基因组序列和多种病原的50多个功能基因。构建了伪狂犬病毒通用载体,研制了10种基因工程疫苗和10种分子诊断试剂盒,申报了10种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4个新兽药证书及2项发明专利。研制了多种新型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及诊断试剂盒,获得3项鉴定成果和14项专家验收认定成果。制定了伪狂犬病检疫规程国家标准和猪细小病毒检疫规程农业行业标准,修定了猪血痢检疫规程检疫检验行业标准。培养毕业博士14人(在读23人),毕业硕士36人。发表论文142篇,会议论文73篇,专著1部,参编2部,编写论文集6本。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页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尾页跳转

应用推荐
  • 学术趋势分析

    基于权威农业科技文献(论文、专利)、获奖科技成果数据,采用文献计量、统计、聚类等方法,分析学科发展态势、机构科研竞争力、国家科研状况等。该应用可自动生成分析报告,内容涵盖中外文期刊论文分析、国内专利分析、获奖科技成果分析等,报告提供下载与编辑。

  • 专家学术圈

    专家学术圈收录有重大科研创新成果和学术影响力的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内容包括专家基本简介、教育背景、研究方向、所在机构、科研成果等多字段信息,打造农学界权威、专业专家库。专家详情页面关联展示已发表期刊论文、科技成果、农业专利等科研产出情况,并通过可视化分析展示专家科研成果分布情况、研究主题、机构或学者合作关系。提供农业学科分类、首字母搜索和模糊检索等快速导航功能,方便用户快速查找专家和科研成果信息。

  • 科技文献智能问答

    面向复杂自然语言问句的科技文献智能问答系统,识别和理解用户检索意图并提供答案,支持用户用自然语言表达关键词、作者、发文机构、出版年、基金项目、期刊、影响因子等与科技文献相关的问答需求。既可处理简单的仅针对特定实体类型、属性或关系的问题,如某学者发表的文章、某主题相关的论文,也可理解多个实体类型、属性或关系的复杂问题,查询某学者参与的某课题支持发表的论文,同时限定出版年份、收录级别以及主题。

  • 农知搜问

    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全球数字技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新一代生产力工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升级发展。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创新。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突飞猛进,必将为现代农业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中国农业将进入数智化发展新阶段。 为加快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助力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启动“中国农业知识大模型”建设工程,携手同方知网共研联创我国首个知农、懂农、助农、兴农的农业通用大语言模型,逐步形成NLP、CV、多模态等基础模型能力,打造可融入农业生产、经营、科研、智库决策等各业务系统的农业专业知识增强大模型,赋能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中国农业知识大模型,简称农知大模型,整合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海量的农业专业数据和科技文献等资源,以同方知网自主可控的华知大模型为底座,面向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生产、农技科普、农业决策等多领域应用场景,提供涵盖农业全产业链专业知识的智能化知识服务,高效服务于各级政府单位、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农业企业、农技人员等,提升农业智能知识服务能力,服务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助力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 基于农知大模型农知搜问、农知伴读、农知推送、科研助手等智能化服务和工具,可以满足用户在农知增强检索及农技知识问答、农业数智分析、乡村振兴及智库服务等具体细分场景应用需求。 农知大模型——知农、懂农、助农、兴农,是中国农业迈向智能化、现代化的强大引擎。

  • 科技文献主题标引

    该工具利用权威的知识组织工具与深度学习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相结合,通过深入分析文献内容和语义信息,可以快速提取文献的主题词,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献的主题和内容,也为科技文献的深度语义揭示、分析和组织利用等提供支撑。 核心功能包括:(1)对单篇文献进行标引分析。即,输入单篇文献的标题、摘要等信息,可以快速提取文献的主题词。(2)支持多篇文献的批量上传和标引分析。用户可以一次性将所有文献上传到这个工具中,一次性完成所有的标引分析工作。(3)支持导出多篇批量标引的结果,方便使用者将结果应用到其它系统和功能中。(4)在标引分析过程中,该工具也可以标引出文章的关键词、主题词以及它们所属的范畴。

搜索历史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