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259条,权限内显示50条;
- 时间
- 相关性
张佳宝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土壤养分管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封丘农业生态国家试验站站长。
1957年出生于江苏高邮。1982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0年在国际水稻研究所农业工程系/菲律宾大学获土壤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1992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97年被评聘为研究员、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199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合作研究1年;1997~2002间,分别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与粮食学院、CSIRO 水土研究所Griffith实验室;德国Hohenhem大学土壤系、Heidelberg大学环境物理所;日本九州大学生物生长环境模拟实验室等开展为期2~3个月短期合作研究共8次。2005年和2011年两次被科技部聘任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目前兼任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学报》、《生态学杂志》、《土壤》和《土壤与作物》等期刊编委等。
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春江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赵春江(1964.04.28-),农业信息化专家。河北省保定市人。199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农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农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精准农业学会中国首席代表,曾任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专家。
我国农业信息化领域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农业信息化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在农业专家系统、精准农业、农业物联网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的深度融合;积极参与国家农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研究,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节点发挥了重要作用;创建了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研究基地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专家和80多名研究生,促进了我国农业信息学科发展。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际奖2项。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金华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刘金华,男,博士,博士生导师,预防兽医学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山东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泰山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9年于山东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2年于北京农业大学获预防兽医硕士学位,1997年于中国农业大学获预防兽医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于日本北海道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系农业部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禽流感专家组副组长、卫生部人感染H7N9禽流感联防联控专家组成员、科技部禽流感科技攻关病原组专家组成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副理事长、家畜传染病学分会常务理事。
朱鸿亮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2013.04—现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教授 2010.02-2013.01: 美国得州农工大学 博士后 2008.08-2010.01: 美国得州理工大学 博士后 2003.09-2008.07: 中国农业大学, 博士 1999.09-2003.07: 中国农业大学, 学士
刘明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刘明,博士,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东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2年获东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兽医专业学士学位,1995年获东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预防兽医学硕士学位,同年毕业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工作。2000年获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2001年1月-2003年8月,美国科学院院士Robert G. Webster 领导的WHO动物流感参考实验室从事有关动物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和反向遗传学技术应用方面的博士后研究。2003年8月-2013年5月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动物流感参考实验室工作。2013年5月加入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创新团队,开展宠物病毒病防控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动物流感病毒细胞培养疫苗关键技术研究 动物流感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平台研究 犬副流感病毒作为外源基因表达载体研究 承担课题 -2004年以来先后主持各类课题10项,获得科研资助600多万元。 1. 主持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动物疫苗制剂及下游工艺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201303046),79万元 2. 主持企业委托研发课题,禽流感细胞培养高产疫苗候选株的研制,200万元。 3. 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口蹄疫、禽流感、猪瘟等重要动物疫病的基础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2003AA241110),200万元 4. 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禽流感病毒高产细胞苗关键技术研究”(2004BA519A19),60万元 5. 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子课题“禽流感细胞苗的研究”(2004BA519A19) ,20万元 6. 主持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课题 “H5N3亚型禽流感病毒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的研制”(GD04B801-01),40万元
钟金城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教授
西南民族大学
钟金城:教授,博士,遗传学硕士点负责人。青藏高原研究院院长,动物遗传育种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牦牛育种协作组常务理事,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和动物遗传标记学会理事,国际牦牛信息中心副主任。 研究领域为动物遗传学、基因组学。主持完成了牦牛遗传多样性等15项课题。获省级科技成果奖共6项。出版了《牦牛遗传与育种》、《Yak Production in Central Asian Highlands》等著作8部。在《J Genet Genomics》、《Virus Genes》、《中国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
于嘉林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学院副院长、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分子病毒学,主要从事植物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和抗病毒植物基因工程育种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小麦、甜菜、玉米及多种经济作物上的病毒为对象,就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病毒基因的功能、病毒载体的构建与应用、以及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开展研究,取得了多项成果或得到初步应用。
杜志雄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1963年2月出生。安徽铜陵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8年9月至1992年3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2年12月至2007年3月在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部在职学习(JSPS -RONPAKU (DISSERTATION PhD) PROGRAM),获农学博士学位。1985年8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工作,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所科研处处长、所长助理;现任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国外农业经济学研究会秘书长、国家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土畜进出口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学习及工作简历: 1981.9 --1985.7: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 获学士学位 1985.7--现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其间:1988.9 - 1991.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获硕士学位 1997.1 - 1998.1: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02.9 -2006.1: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部农村发展金融研究室论文博士
李雁冰订阅系统将在资源更新时把订阅内容推送到您邮箱。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李雁冰,女,所在单位及职称: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流感基础与防控研究创新团队,研究员,一级骨干。 研究工作经历 2013/01-今,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2012/04-2013/08,美国农业部东南家禽研究所,访问学者/博士后 2006/01-2012/12,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1/01-2005/12,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4/07-2000/12,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实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