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家学术圈 > 专家详情页

研究领域

刘鉴毅研究员

简介:刘鉴毅,男,1965、12生,研究员,硕导。1987年-2007年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进行长江珍稀水生动物繁育与保护研究,分别于1991年、2002年、2012年成功繁殖出大鲵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首次突破大鲵全人工繁育;1998年在湖北成功繁殖中华鲟,并形成了稳定、高效大规格苗种人工培育技术;2000年在广东首次成功繁殖出胭脂鱼子二代;2007年-至今在东海水产研究所主要进行长江口生态保护研究;开发海水杂食性鱼类,成功规模化繁育篮子鱼苗种,利用篮子鱼摄食浒苔等藻类的特性,研发“鱼-参-贝”或“鱼-虾-贝”高效生态养殖模式。

中文期刊: 外文期刊: 科技成果: 农业专利: SCI: 北大核心: EI: CSSCI: CSCD:

  • 详细介绍
  • 科研成果
  • 统计分析
  • 合作关系

刘鉴毅,男,1965、12生,研究员,硕导。1987年-2007年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进行长江珍稀水生动物繁育与保护研究,分别于1991年、2002年、2012年成功繁殖出大鲵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首次突破大鲵全人工繁育;1998年在湖北成功繁殖中华鲟,并形成了稳定、高效大规格苗种人工培育技术;2000年在广东首次成功繁殖出胭脂鱼子二代;2007年-至今在东海水产研究所主要进行长江口生态保护研究;开发海水杂食性鱼类,成功规模化繁育篮子鱼苗种,利用篮子鱼摄食浒苔等藻类的特性,研发“鱼-参-贝”或“鱼-虾-贝”高效生态养殖模式。

研究方向

水产养殖与珍稀水生动物保护

所在机构

名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编:200090 地址:上海市军工路300号

主要成就

主要从事大鲵、中华鲟、篮子鱼等8种珍稀水生动物保护生物学和规模化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主持及参与过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等各类项目 39 项。分别于1991年、2002年和2012年首次突破大鲵子一代、子二代和子三代规模化繁育,总体研究水平达国际领先。获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奖项 11 项,中华鲟研究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 Journal of Applied Ichthyology 》、《应用生态学报》、《水生生物学报》等各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10 余篇,参编专著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参加学术交流 30 余次,作大会报告 10 次。2009年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评为科技服务与推广工作先进个人。多次接受中央1套、7套、10套的专题采访。中华人民共和国珍稀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协审专家,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硕导。

教育背景

华中科技大学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科技成果

  • 农业专利

筛选
已选条件:

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0条;

    载入中,请稍后...

成果数量

相关机构

期刊分布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

肖国志合作成果3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0条;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