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家学术圈 > 专家详情页

研究领域

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

简介:

陈宗懋(1933.10.1- )茶学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海盐县人。1954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植保系。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和国际茶叶协会副主席。

60年代开创茶叶农残研究,提出各类农药在茶树上降解规律和预测模型、18项国标和5项部标。首次探明空气漂移是茶叶农残徘徊不降的原因,研究居国际前沿水平。其实验室被欧盟确认为中国茶出口唯一认可检验机构。近年对降低我国茶叶农残有突出贡献,三年全国超标率由80%降至20%。90年代开拓昆虫化学生态学新领域,从茶树-害虫-天敌化学通讯机制着手,明确害虫和天敌定位的化学生态机制,具创新性。论文在《J. Chem. Ecol. 》

中文期刊: 外文期刊: 科技成果: 农业专利: SCI: 北大核心: EI: CSSCI: CSCD:

  • 详细介绍
  • 科研成果
  • 统计分析
  • 合作关系

陈宗懋(1933.10.1- )茶学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海盐县人。1954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植保系。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和国际茶叶协会副主席。

60年代开创茶叶农残研究,提出各类农药在茶树上降解规律和预测模型、18项国标和5项部标。首次探明空气漂移是茶叶农残徘徊不降的原因,研究居国际前沿水平。其实验室被欧盟确认为中国茶出口唯一认可检验机构。近年对降低我国茶叶农残有突出贡献,三年全国超标率由80%降至20%。90年代开拓昆虫化学生态学新领域,从茶树-害虫-天敌化学通讯机制着手,明确害虫和天敌定位的化学生态机制,具创新性。论文在《J. Chem. Ecol. 》

研究方向

茶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所在机构

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邮编:310008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主要成就

作为茶学家、茶树植保专家、中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早期从事茶树害虫防治研究,提出中国茶树病虫区系演替规律,创造茶树长白蚧玻管预测技术。20 世纪60 年代初,开创茶叶中农药残留研究领域,研究和起草多项国家标准,对降低中国茶叶农药残留作出重大贡献,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三等奖2 项。他主编的《中国茶经》,是茶界最畅销书籍之一,1998 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他主编的《中国茶叶大辞典》( 300 万字,辞条10 000 条),是最具权威性的茶叶工具书,2002 年荣获国家辞书一等奖和国家图书奖提名。2007 年被授予中华农业英才奖。2009 年被授予新中国成立60 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教育背景

1954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植保系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科技成果

  • 农业专利

筛选
已选条件:

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0条;

    载入中,请稍后...

成果数量

相关机构

期刊分布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

肖国志合作成果3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0条;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