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家学术圈 > 专家详情页

研究领域

李君明研究员

简介:李君明,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学博士学位,2010年获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植物育种专业博士学位。从事番茄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基于基因组学,分析野生种、栽培种的遗传多样性,揭示番茄的遗传进化,揭示番茄果实形成与发育的分子遗传机理,揭示番茄与病原菌(晚疫病、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的互作机制,揭示番茄的抗逆(耐盐和耐旱)机制,挖掘不同类型番茄遗传资源的潜在优良基因,构建分子设计育种平台,进行番茄遗传改良。    培育出红杂33、IVF3155、IVF6172等优良加工番茄新品种并通过审定十余个,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累计推广上述品种100多万亩。主持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农业部“948”、科技部成果转化等项目;参加农业部行业标准制定、“863”高新技术发展研究计划、新疆高新技术、中科院知识创新重要项目、科技支撑项目,行业科技专项等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5篇,参加编写《茄果类蔬菜良种引种指导》等2本。

中文期刊: 外文期刊: 科技成果: 农业专利: SCI: 北大核心: EI: CSSCI: CSCD:

  • 详细介绍
  • 科研成果
  • 统计分析
  • 合作关系

李君明,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学博士学位,2010年获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植物育种专业博士学位。从事番茄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基于基因组学,分析野生种、栽培种的遗传多样性,揭示番茄的遗传进化,揭示番茄果实形成与发育的分子遗传机理,揭示番茄与病原菌(晚疫病、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的互作机制,揭示番茄的抗逆(耐盐和耐旱)机制,挖掘不同类型番茄遗传资源的潜在优良基因,构建分子设计育种平台,进行番茄遗传改良。    培育出红杂33、IVF3155、IVF6172等优良加工番茄新品种并通过审定十余个,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累计推广上述品种100多万亩。主持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农业部“948”、科技部成果转化等项目;参加农业部行业标准制定、“863”高新技术发展研究计划、新疆高新技术、中科院知识创新重要项目、科技支撑项目,行业科技专项等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5篇,参加编写《茄果类蔬菜良种引种指导》等2本。

研究方向

蔬菜遗传育种

所在机构

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邮编:100081 地址: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主要成就

培育出红杂33、IVF3155、IVF6172等优良加工番茄新品种并通过审定十余个,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累计推广上述品种100多万亩。主持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农业部“948”、科技部成果转化等项目;参加农业部行业标准制定、“863”高新技术发展研究计划、新疆高新技术、中科院知识创新重要项目、科技支撑项目,行业科技专项等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5篇,参加编写《茄果类蔬菜良种引种指导》等2本。

教育背景

2005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学博士学位,2010年获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植物育种专业博士学位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科技成果

  • 农业专利

筛选
已选条件:

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0条;

    载入中,请稍后...

成果数量

相关机构

期刊分布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

肖国志合作成果3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0条;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