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基于机器学习和SHAP算法的我国粮食安全水平测度重构及可解释性分析

关键词:
来源:
中国知网
来源地址: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UThtwiquHbf7NMDxZ3BwGVegiB0M79H46eZ-6OFEffZ24C6pv6v-v8n1Kqmh5ZKzoCgvVrgZ6cy5-qtoDJoqn9qDwOF7_60ZDG95rK_6D0Qf4X-lEw-hc74QLXv42RkzQCS5BRg2ScJoldXC7DqeOo5cya8YemE7EtePA4t305XvCUXjuqsnpg==&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类型:
学术文献
语种:
中文
原文发布日期:
2025-06-12
摘要:
为探讨“大食物观”对中国粮食安全赋予的新内涵,基于2010—2022年中国省级层面数据,从生产安全、质量安全、经济安全、消费安全和流通安全5个维度构建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熵值法测算基础上,利用机器学习和SHAP算法重新识别不同影响变量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结果表明:1)从整体演进趋势来看,2010—2022年中国粮食安全水平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于2012—2015年和2018—2019年增长迅速;2)从各维度评价得分来看,生产安全对粮食安全贡献度最高,经济安全和质量安全呈上升趋势,消费安全和流通安全是粮食安全体系中的薄弱环节;3)从粮食安全的关联因素来看,影响中国粮食安全水平的关键因素包括肉类总产量、粮食总产量、水产品总产量、铁路货运量、财政涉农支出、森林覆盖率和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此,从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加强水产养殖发展,加大财政涉农支出等4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关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